‌·

倒卖医保药危害公共利益,必须尽快查补漏洞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01月30日        版次:GA02    作者:综合

  短评

  近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涉案金额两亿!“回流药”背后的骗保黑幕》,揭开了一个非法倒卖医保药品的犯罪链条——一级药贩教唆引诱特、慢病人用医保卡在多家医院开出报销比例高的医保药品,低价购买后转给普洱、西双版纳的二级药贩。二级药贩再寄给昆明的三级药贩李某新。李某新囤积足量后寄给最大买家深圳张某英。张某英通过非法利益链条从正规药店把医保药销售出去,案件涉及金额高达两亿元。

  看似不起眼的倒卖医保药操作,涉案金额竟超亿元。报道提到,以市场价100元的药品为例——使用特、慢病医保卡的病人在门诊的医保报销比例为90%,病人自己仅付10元就能从医院买到药。药贩子用远低于市场价的40—50元价格从开药者手中收购药品,然后再转卖给上一层的更大药贩,后者再以高价卖给有需求的患者,通过赚取差价获利。如果量够大,运作时间够长,药贩子获利的空间非常大。

  药贩子分工明确,从云南到深圳,看起来很复杂,其实背后的模式很简单。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日常得了小感冒,尤其在症状不太严重的情况下,往往不会选择去医院,而是按照经验去药店买点药吃。而一旦严重了,则会选择去医院,一来是出于健康考虑,医生的应对会更专业;二来,如果是在医保范畴,医院的药相对市场上药店里的药价格就要便宜很多。国家与药企谈判,通过“灵魂砍价”,以相对低的价格采购药品,再加上医保的分摊,民众得以享受医疗方面的福利。显然,居民在医院购药,不是纯粹的市场消费行为,医保让大家享受了福利。

  药贩子就是看到了这个差价背后的“商机”。感冒只是非常小的疾病类型,对于很多慢性病患者而言,他们日常需要大量用药,选择去医院根据医生处方拿药,还是去药店买药,所对应的成本会有非常大的差别。而对于药贩子来说,如果在这类药物上做手脚,就意味牟利空间非常大,既能以较低的价格收购到药物,放在市场上又不愁销路,可以说稳赚不赔。

  那些慢病患者去医院拿药,不是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是利用自己的患者身份来获取低价的医保药。药贩子这样的操作是否具有普遍性,在其他医保药以及全国其他地方是否出现过类似问题,目前不得而知,不过这样的案例的确值得重视,有一些环节可能要做好应对。比如,在医生开处方的环节,按照规定,一般患者一次最多只能开两周的药,这样的规定是否有严格执行?在普洱的案例中,最初是当地医保局发现该市多个医保卡有异常情况,即出现5000多笔异常处方,显然是在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被发现,如果医生开具处方时规范一些,是否能避免后续的问题?

  另外,药贩子的操作很有目的性,选择的是价格差异大的药物,像心脑血管疾病类部分药物,市场上的选择很多,不仅药店可以买到,电商购买也很方便,医保药的价格优势未必很大,可能药贩子就看不上。因此,对于那些与市场价差别较大的医保药,今后可能有必要加强监管,专门强化监管流程。

  倒卖医保药牺牲的是公共利益,类似案件发生后,有必要举一反三,查补漏洞。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