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7568亿元

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2%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01月18日        版次:GA05    作者:新华社 央视 中国网

  广州港南沙汽车口岸海嘉汽车码头,滚装轮船装载新能源汽车。 南都拍客 吕华当 摄

  全国登记在册的经营主体1.81亿户

  个体工商户达到1.22亿户

  新能源汽车比上年增长30.3%

  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量增长67.1%

  昨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货物进出口总体平稳,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17568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出口237726亿元,增长0.6%;进口179842亿元,下降0.3%。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57884亿元。

  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1.81亿户  

  经济高质量发展进展如何?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总结起来,可以用五个“进一步”来概括。

  第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发展动能转换进一步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壮大,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第二,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经营主体达到了1.81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达到1.22亿户。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国际经贸交流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功举办了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增长2.8%。进博会按年计意向成交金额比上届增长了6.7%。

  第三,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初步核算,2023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到2023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过总装机的一半,历史性地超过了火电。绿色低碳产品产量也在快速增长。2023年,新能源汽车比上年增长30.3%,产销量都是世界第一;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量增长67.1%。

  第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民生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3%,农业投资增长9.3%,都明显快于全部投资。

  第五,粮食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安全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2023年,我国在发展中较好保障了安全,在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了向好发展。  

  产能利用状况逐步恢复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王冠华介绍,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对推动工业稳定回升发挥了关键作用;2023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升至第12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可以说,新动能已经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第二个方面,去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特别是市场需求、国内需求恢复态势较好,我国供需衔接、经济循环状况也在不断改善。去年四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持续保持在97%以上,其中12月份升至98.4%;从反映产能利用状况的产能利用率看,2023年的四个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4.3%、74.5%、75.6%和75.9%,呈现逐季回升态势。这反映随着市场需求改善,我国产能利用状况在逐步恢复。今年开年,冰雪旅游、冰雪运动等可以说“火出了圈”,这既顺应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趋势,也展现了我国内需的潜力,我们对今年消费市场的恢复充满期待和信心。  

  焦点

  出口237726亿元 增长0.6%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货物进出口总体平稳,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17568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出口237726亿元,增长0.6%;进口179842亿元,下降0.3%。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57884亿元。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3%,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3.5%,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2.8%,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6.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出口促稳提质 促进国内产业发展

  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发展态势怎样?康义介绍,2023年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了新进展,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国内大循环的主体作用在增强。立足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释放强大内需市场潜力,国内循环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在明显增强。202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47.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50.3万亿元,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111.4%,比上年提高25.3个百分点。我们在着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卡点,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要素流动也趋于活跃,产销衔接状况也在逐步好转。四季度规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9%,同比提高了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率稳定保持在97%以上的水平。全年营业性货运量增长了8.2%,营业性客运量同比增长66.5%。

  第二,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面对外需收缩等不利影响,我国加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出口实现了正增长。横向比,要好于主要外向型经济体,国际市场的份额保持总体稳定。2023年,货物出口额比上年增长0.6%,一般贸易、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都有所提高。同时,我国也在积极拓展国际经贸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国际循环的范围更广、层次更深。2023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了2.8%。

  第三,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我们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显现,内需扩大拉动了进口。2023年,农产品进口额比上年增长了5%,消费品增长了1.2%,能源产品进口增长了27.2%。产业体系健全,生产能力稳定的优势也得到了发挥,出口促稳提质带来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经济整体好转提供了助力。2023年,我国货物出口额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机电产品出口比上年增长了2.9%。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离子蓄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额也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达到29.9%。

  A03-07版

  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佳 田霜月

  执行策划:陈实 汪建华 方军

  统筹:易福红 杨存海

  来源:新华社 央视 中国网等

  制图:林泳希

  图编:段奇


南方都市报App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
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