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它是不是耕地,应付了卫星就行”,据《半月谈》报道,针对自然资源部门利用卫星技术手段持续开展的土地卫星遥感影像图片(简称“卫片”)执法检查,因技术监管存在不精准的问题,导致不少地方局部整改、虚假整改,以“应付了卫星就行”作为整改目标,将错就错、机械执行,进而催生基层治理与村民纠纷的恶性循环。
卫片执法不是什么新技术,公开资料显示,自2009年起卫片执法检查就已经在我国全面推开。卫片执法因其区域覆盖性强、监测精度高等特点,极大提升了土地资源管理水平。同时,因为技术监管手段相对不容易遭受人为干扰,所以通常能保持监测结果的公正性。
哪怕是技术发展有不足,存在监测瑕疵和盲区,按照一般的“治理—监管—整改”逻辑,卫星遥感结果出了问题,被监督方收到反馈后,本应当及时派员实地核查相关情况,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反映线下情况,有则改之。
但在媒体调查的实际情况中,对技术监测出错的问题,一些地方却宁愿选择将错就错,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以“应付了卫星就行”为标准,事实上导致整改虚置,结果就是“你糊弄我,我糊弄你”。更可怕的是,这种将错就错的整改,还直接激化了基层干群矛盾,导致政府执法公信力下降。
为什么基层怠于反映技术错误?原因看起来并不复杂,因为纠错时间较长,体制机制叠床架屋,“发现图斑有问题要想勘误,需要一级一级往上反映,还需要派人核查,提供证据,证明这个地方以前确实是何种性质的土地,程序走下来至少要90天”。与之相对,在现实中,如果在一定时限内无法按卫星结果恢复土地性质,上级就会对下级进行严厉问责,通常问责效率极高。这样一来,反映技术错误的速度赶不上问责的速度,所以将错就错就成为某种便宜行事的选择。同时,因为卫片执法偏差无法被及时纠正,整改存在应付了事情况,客观上导致真正的违法用地虚假整改也可能混淆其中、蒙混过关。
就在日前,自然资源部刚刚下发《关于统筹规范耕地保护卫星遥感监测工作的通知》,针对卫片监测图斑“下发统筹不够、频次过高、核实举证多的问题”,以及有的地方存在的工作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提出统筹规范要求。通知明确卫片监测的“辅助工具”作用,强调卫片执法结果“只是提供问题线索,不能直接作为作出行政处罚的依据”,必须开展实地核查,依据事实和政策,客观作出耕地变化的合法性判断。
国家部委的新发文件一定程度上从侧面反映出,对于卫片执法结果不加核实的盲从,其实是普遍现象。究竟是在哪一层级、哪些地方的监管部门,机械适用了部委卫片监测的结果,不加核查地照单全收,又“一刀切”开出行政处罚罚单?这种看似只是技术依赖的做法,事实上是基于机构惰性、官僚作风而生的行政不作为,必须果断喊停、严肃问责。
自然资源部通知明确提出,调整监测图斑下发频次,由多频次下发调整为季度下发,同时将疑似违法违规图斑下发各地,“辅助地方早发现、早处置”,而不再需要即时向国家部委反馈核实举证信息。规定减轻了基层的核实举证压力,给核实举证较长的响应时限。
不过,相应需要优化的,可能还包括对依据卫片执法数据进行问责的具体思路。监管执法、整改反馈都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多方面证据交相印证,更要防止行政执法环节的官僚主义现象。所谓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不仅包括政务履职过程中困在手机APP这样的问题,更有对某些技术手段盲目依赖,以及以技术依赖为名死灰复燃的各种行政不作为。技术问题的背后症结,依然是人,也始终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