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供长者日托服务,广州这个街道找准了当下家庭痛点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11月21日        版次:GA02    作者:南都社论

  早上,社工带领参加日托的长者一起做早操,拉伸身体、活动筋骨,有时请老师带领长者一起做手工;之后根据长者的需求,开展个人康复护理和认知训练;午饭后,长者们在日托休息室进行午间休息,醒后看看电影;然后,长者们陆续回家……梅花村街道颐康中心提供的长者日托服务最近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梅花村街道位于广州越秀区,辖内60岁以上老年人有2万多,占总人口数22.84%,辖区老龄化程度较高。养老在这里自然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应对老龄化,化解养老问题,政府责无旁贷。通常说来,这种责任更多地体现于足够的政策倾斜,以此激活养老市场的发育和壮大。但无论是文化背景还是客观现实都决定了居家养老注定是多数老人的首选,这就需要以社区为中心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街道能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社区又如何适应全新的养老格局,无疑对中国社会基层治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银发群体庞大,养老需求呈现十分多元的状态。一个事实是,即使是希望让老人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家庭,也可能需要外界在养老问题上助一臂之力。

  梅花村街公共服务办公室主任方穗华介绍,许多年轻人由于工作繁忙,无法全天候照顾家中父母;另外,对于老年人而言,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也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来照顾和关爱。找到两者之间的结合点,长者日托服务应运而生。

  就这样,面对新的需求,在梅花村街道,1个街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即颐康中心、13个社区颐康服务站、6个长者饭堂都建了起来。

  然而机构有了,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

  机构主要与老人打交道,而照顾老人又是一个对精细程度要求很高的工作,如何赢得老人及其家庭的信任?

  一般而言,让服务更贴心是第一选择。

  梅花村街颐康中心也是这样做的。中心为辖内长者提供上门生活照料、助餐配餐、日间托管、上门医疗、康复护理、临时托养、文化娱乐、精神慰藉、临终关怀、安全援助等养老服务。为了降低长者的不安情绪,颐康中心做到服务“随来随走”,在提供服务初期不强迫长者整天待在颐康中心,并且邀请家属陪伴长者一同参与中心各类活动。

  但仅此还不够。老人中存在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更容易拉近老人和机构的距离。

  针对独居长者或空巢长者普遍生活孤单、缺乏照料,年轻人租房压力大、通勤时间长等问题,推出“长者+年轻人”的抱团模式;根据中心老城区街坊邻里关系融洽、生活习性相近的特点,开展服务让有同样特征的“初老”长者助益“老老”群体,即“初老服务老老”;有的老人对社交有较强渴望,那么就为长者提供定期相聚的机会,满足长者在社区内交往和娱乐的需求,同时鼓励和引导长者与邻居结成互助对子……

  媒体报道,颐康中心的日托服务开展以来,得到了很多家属与长者的认可和肯定。其实这是在意料之中的。

  对城市居民来说,“带娃”和“养老”是两个头疼的问题。

  前不久,新华社披露,全国不少城市积极探索街道“带娃”模式,以场地换服务,以公益项目为依托,盘活各类辖区资源,解决了部分中小学生的假期托管问题。现在,街道又积极介入“养老”问题,通过精细和个性化的服务,为居民排忧解难,充分证明在基层治理体系中,街道虽然是最基础的单元,但只要能够找准社区家庭的痛点,能够发挥的作用一点儿也不小。

  一个家庭,愿意把孩子、老人托付给街道所办的机构,这是沉甸甸的信任。如何不负所托,让服务再上层楼,相信街道自有答案。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