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
日前,由辅酶Q10、鱼油、叶黄素、维生素D3等保健品组成的“防猝死套餐”引发舆论热议。
“防猝死套餐”之所以能够引起大量网络青年关注甚至跟风购入,首先是因为他们或多或少的健康焦虑。然而,就像很多主动发声或接受媒体采访的医学专家们所回应的,企图用保健品来拯救不良生活习惯对身体造成的损害,说到底不过是一场徒劳。
稍有生活知识的青年都不会质疑对“防猝死套餐”的专业批评,但“防猝死”作为一种流行网络的现象,它的背后还不止青年个体生理健康一项问题值得关注——由青年保健行为透露出的社会心理问题更要引起关注。
第一个问题是青年跟风“防猝死”的表演动机。“表演”是一个中性词,“人生如戏”,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无一不在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对这种表演行为的最好褒奖往往是“称职”。表演是分场合的,与社交网络最相称的表演动作就是“秀”“晒”“炫”,其目的是竞逐网络社会的“关注”和“点赞”。
这么一来,流行在网络中的青年跟风行为就会显得更加清楚,购入“防猝死套餐”不过是又一种表演、又一种竞逐罢了。参与其中的年轻人未必不具有起码的健康知识和辨识能力,“防猝死”更像是他们焦虑心理的写照,与其说是盲信,不如说是自嘲。青年主动购入“防猝死套餐”,既是对自己现实生活状态的讽刺刻画,也是在寻求来自网络的理解和嘉许。
假如以青年表演“防猝死”为起点进一步发问,就会触及更深层次的心理动机。为什么青年连“防猝死”都要积极表演一番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现实可能是,在为工作和生活拼身体的年轻人,突然接收到了一个来自网络的信号:你要注意身体了,你要“防猝死”。这个信号契合了年轻人“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的心理危机,为他们提供了一种看起来能暂时解决问题的赛博方案,那就是参与它、讨论它,逃离纷乱的现实,进行一场防猝死主题的网络派对。
社会情绪是会传染的,满屏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势必会让一台小小的手机成为焦虑的培养皿,继而就是从线上到线下、从心理向生理、从情绪崩溃时大吼“不想活了”到闲来无事也感慨“我好想活”。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防猝死潜藏的一个意思是,保命最重要,这是年轻人最后的退路,面对一种无形的压力,人们回归了本真,重新将身体、健康、生命视为无价之宝。
然而,医病要医心,“防猝死套餐”拯救不了青年糟糕的生理习惯,立下防猝死Flag的青年又能否因为几粒鱼油和维生素解决自己的心理危机? 张晨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