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小镇姑娘到大学老师 她教学生拍出爆款视频

“青椒姐姐”朱立芳:走红经验融入新传课堂,探秘数据背后的深层原因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9月11日        版次:GA08    作者:马青

  朱立芳

  人物简介

  朱立芳,抖音名“青椒姐姐”,粉丝量58.3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青年教师。通过一系列爆款短视频实践,朱立芳对于“流量爆款”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将自己账号运营的经验和体会分享给学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分享一手资料,带着学生一同探讨数据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平台特点,是朱立芳上课的精髓。

  每个学期都能出现做出爆款的学生账号,这样的运营也能成为学生的副业,真正实现了“双赢”,我也很有成就感。

  明星教师、女博士、小镇姑娘、网红博主,这些都是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90后”青年教师朱立芳身上的“标签”。在抖音平台上有着58.3万粉丝的她,日常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青椒姐姐”。

  “去掉职业的标签,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互联网给了我们一个可以相对放飞呈现自我的场合。”朱立芳说。

  走红

  将自己运营抖音的经验带上课堂  

  有着58.3万粉丝的“青椒姐姐”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其实第一个爆火的短视频是她“求来的”。起因是她在抖音上开了一场直播,发现评论区大家纷纷留言“高启兰”“狂飙”“广东高启兰分兰”等评论。朱立芳很好奇,于是了解到“高启兰”是热播剧《狂飙》里的角色,而且和自己十分相像。而作为从教新传专业的教师,她所具备的“网感”让她抓住了这一热点。

  “我拜托了姐姐去楼下超市卖鱼的地方,帮我拍视频。一开始,姐姐觉得作为大学老师不该拍这种视频,在我的软磨硬泡下,才肯下楼帮忙拍摄。因为姐姐的‘不配合’,视频也是一遍拍完。没想到居然火了。”朱立芳说。

  “青椒姐姐”这一社交账号名取自“青年教师”的简称谐音。通过前期的粉丝基础,再加上青年教师是一个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群体,朱立芳以这一角度作为切入点,同时结合一些时事及个人观点拍摄短视频,分享自己的个人生活经验及看法。

  一个自拍杆、一盏补光灯、一个麦克风,还有一把防蚊的蒲叶扇,这就是朱老师的全部拍摄装备。“基本上99%的视频都是自己拍的,还有1%的视频,有时是学生帮我拍的。”

  通过一系列实践,朱立芳对于“流量爆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开始将自己账号运营的经验和体会在课堂上分享给学生。“我的抖音后台数据是对学生开放的,在课堂上也会作为教学一手案例。数据分析、评论私信、合作信息等我都会截图放到PPT里给学生们看。”

  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分享一手资料,带着学生一同探讨数据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平台特点,是朱立芳上课的精髓。

  “互联网发展得太快了,谁也不知道背后的黑匣子是怎么运作的,所以我觉得边实践边教学进行补充是很重要的。而且每个学期都能出现做出爆款的学生账号,这样的运营也能成为学生的副业,真正实现了‘双赢’,我也很有成就感。”

  育人

  用E人(外向型)力量带动课堂氛围  

  提到“青椒姐姐”,广东财经大学的学生说,班主任朱立芳在他们心目中是“亲和”的、是“定海神针”和“坚实后盾”。

  “大一的时候朱老师给我们上《新闻学概论》的课程,课上老师会引用很生动新颖的例子,让我们把新闻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去。私下里我们也很乐意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有关社交账号运营的问题我们也去会问她。”许多学生表示,课后和朱立芳进行交流的时候,能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她就像个亲切的大姐姐一样,有这样的班主任真的很幸福。”

  听到学生对她的评价,朱立芳则表示,自己也一直还是有一种学生心态。毕业之后直接进入高校就职的她,经常也会觉得自己好像是学生们的学姐一样。

  作为高校青年教师能够融入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青椒姐姐”也有着自己的秘诀,“最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兴趣,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一些游戏或者各种‘缩写梗’、流行语入手,了解他们对此感兴趣的原因。慢慢地,学生就觉得你是一个愿意去与他们交流的老师。”

  了解到年轻人热议的话题“MBTI十六型人格(一般指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后,朱立芳也去做了测试。在许多学生及“粉丝”的印象中,朱立芳总是在课堂上娓娓道来,面对短视频镜头时侃侃而谈,这种形象应该是一个E型人(外向型),但测试的结果却偏向于I型人(内向型)。

  对此,朱立芳觉得自己是一个“线上放飞,线下社恐”的人,她说,“在一开始做短视频时,要克服很多心理障碍,面对镜头需要很健谈,但其实在生活中我有一点‘社恐’的,能不去的社交尽量不去,不需要我主动开口的场合,我一定不会主动开口。”

  但同时,朱立芳也发现,在课堂上,“E人”老师更能带动气氛、引导学生。“据我观察,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或者面对老师的时候都很腼腆。老师没叫到,他们就不会主动去看老师的眼睛。这种腼腆的感觉随着毕业进入社会工作之后会迅速扭转,主动开口社交是一件非常有用的事,没有人会等着去发现你的亮点,机会只能靠自己抓住。所以面对学生,我会经常展现自己‘E’的一面,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之中来。”

  荣幸

  “是老师让我变得更想成为老师”  

  在谈论到当代年轻人面对焦虑的态度时,朱立芳表示,“大家总说,躺不平、卷不赢。当我们只剩时间、只剩青春的时候,那就努力吧!当焦虑的情绪到一定程度之后,每个人去应对这个焦虑时候的不同选择。”

  朱立芳坦言,“我觉得躺平肯定是暂时的,就像我们嘴上说着躺平,但大家都明白生活是自己的,生活要向前的话肯定不可能真的躺平。我倒是觉得可以适当地通过短暂的躺平来缓解一下自己的焦虑,恢复节奏后再继续往上努力”。

  成为一名老师,对朱立芳来说是“荣幸”。多年前还是“小镇做题家”的她,从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大学老师。进入大学后,她遇到了许多影响自己人生抉择的老师。她回忆起十几年前大学本科的一名老师,“当时,我的老师在一本书的扉页上写道,‘天底下竟然有这样一件好事,这个工作可以让你尽情地去阅读你自己喜欢的书,去写你想写的文字,每个月还给你发着足够你温饱和照顾家庭的工资。这份幸福的工作叫老师,而我就是这样一名老师。’”

  当时看到这些话,她很受触动,开始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这样的角色。梦想就这样水到渠成地实现了,她也成为了那个能让学生产生感动和向往的老师。什么样的选择是正确的呢?面对焦虑和迷茫时,朱立芳的态度是:“你没有办法知道哪个选择是对的,只有努力让你的选择变得正确。当你不知道前路在哪里的时候,真心建议大家做起来、走出去,努力向前,走着走着路就明了。” 

  采写:南都记者 马青 实习生 杨可儿

  摄影:南都记者 邹卫 实习生 冯卓旭 张姝乐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