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公古陶瓷博物馆的藏品宋代影青釉瓜棱纹执壶。
文化探寻者陈贝儿与五车斋藏书博物馆馆长覃世尧。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藏品徽章瓷。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藏品金虬龙纹环。
普公古陶瓷博物馆藏品汉代岭南青瓷鼎。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藏品广彩人物镶纹小天使铜座大碗。
扫码看视频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自宋朝起,黄埔古港书写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篇章。如今,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仍在南粤人民的基因中流淌传承。南方都市报、N视频重磅推出大型融媒策划《探宝觅踪——寻找湾区民间文化力量》,邀请多位文化探寻者,走进内容丰富的民间博物馆,找寻篆刻其间的湾区文化记忆。本期特邀文化探寻者香港主持人陈贝儿认为,“这是一条自古传承至今的文化脉络。我始终相信,只有知道先人们从哪里来、曾经历过什么,我们才能对当下有更加清晰的认知,才能对前路更有底气与自信。”
阳江
古时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中转站
“学富五车”
藏书3万余册 书中探索本土文化
1987年,载有大量货物的南宋商船“南海Ⅰ号”在广东阳江上下川岛西南海域被意外发现,800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鲜活历史片段揭开尘封已久的面纱,也展露出阳江作为古时海上贸易重要支点的历史一角。
为探寻这座南方海滨城市的文化脉络,陈贝儿走进了位于阳江市区江朗大道一侧的五车斋藏书博物馆。在这座总面积不过百余平方米的藏书馆里,一万多册与阳江息息相关的书籍整齐地码放在层层书架上,静待翻阅。
馆长覃世尧是土生土长的阳江人,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幼喜爱购书和阅读,无论走到哪里,总是先一头扎进当地的大小书店,经年累月下来,家中藏书已达3万多册。“虽然读书、藏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但若是能以个人爱好贡献社会,何尝不是一件乐事。”抱着这样的想法,覃世尧将自己藏书中与阳江有关的部分拿出来,于2015年创办了五车斋藏书博物馆,取义“学富五车”,每逢周末免费对外开放,供公众借阅。
在覃世尧的设计下,藏书馆共分为上下两层。一楼主要陈列各类专题内容,包括阳江名人签名本,阳江重大历史事件、阳江党史等相关书籍和报刊资料;二楼则为阅览区,系统性地集纳了阳江籍作家、画家和书法家的各类作品,以及其它文史、诗词歌赋等方面的资料,满满当当地填满了三面墙的书柜。
近几年来,随着五车斋藏书博物馆在阳江越来越为人所熟知,覃世尧开始带着藏书走出书斋,走进当地学校,走向更大的平台,以研讨会、交流会的形式带动更多人加入阅读的行列,共同从书籍中挖掘、探索阳江本土的历史文化。
“时间胶囊”
“南海I号”是城市文化底蕴最好见证
谈及阳江的文化新名片“南海Ⅰ号”,覃世尧的言语中透露着骄傲,“这说明阳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中转站,是阳江城市文化底蕴的最好见证。”如何才能最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覃世尧给出了他的建议——去海陵岛上看一看。
顺着覃世尧的指引,陈贝儿来到了距离阳江市区20公里的海陵岛,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正坐落于此。馆外,十里银滩微风阵阵,南海碧波一望无际;馆内,“南海Ⅰ号”躺在为它量身打造的玻璃“水晶宫”内,考古工作者正小心翼翼地探寻着这艘古船内蕴藏的文化密码。
在这里,陈贝儿遇见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下考古与技术部副主任叶道阳。从2007年整体打捞出水、2013年开始全面发掘,叶道阳几乎全程参与了“南海Ⅰ号”入驻“水晶宫”后的考古发掘工作。叶道阳将“南海Ⅰ号”形容为一个巨大的“时间胶囊”,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提供着最直接立体的实物证据。
陈贝儿注意到,“南海Ⅰ号”上的许多瓷器并非传统器形,而是为了适应不同外销市场的审美及实用需求。“这反应了外贸对当时陶瓷制造工艺的巨大影响。”叶道阳说,“从‘南海Ⅰ号’中不难发现,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这条大航道,我们的先辈们把当时最先进的技术、经验和理念捎到远方,也吸纳、包容了很多外来文化和技术。”
广州
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
“普及公众”
“私藏”变“公藏” 讲好中国瓷器历史
在广州越秀老城区德政南路的街角处,一座红砖小楼临街而立,上书“普公古陶瓷博物馆”的金字匾额与沉重古朴的木门相得益彰。推门而入,随着一件件诞生于不同年代的古陶瓷藏品引入眼帘,一段中国瓷器从诞生走向成熟的历史徐徐展开。
在馆长蒲亭利的带领下,陈贝儿的思绪被拉回千年前的时空。
“这件商代的原始青瓷罍是馆藏年代最久远的瓷器,它见证了中国瓷器的诞生。”沿着观展线路缓步向前,蒲亭利逐一介绍展柜里的藏品以及它们背后的历史脉络,“青瓷是中国瓷器史上出现最早的瓷器品种,后来经过近千年的技术变革,才出现其他品种,逐渐发展出白瓷、色釉瓷、青花、彩绘瓷等陶瓷工艺,直到清代达到顶峰。”
“陶瓷工艺的发展几乎贯穿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是中华文化重要而独特的载体。”蒲亭利特别指出,馆藏许多文物都是“海捞瓷”,从中可以窥见古代海上瓷贸易往来的繁盛。
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沉睡千年的“黑石号”被发现,出水6万多件中国唐代陶瓷器,包括长沙窑、邢窑、越窑、巩义窑、水车窑等著名窑场的产品,是目前在海外发现体量最大、最为精美的一批唐代文物。
“‘黑石号’的出水有力证明了从唐代起,中国瓷器已开始大量出口换取外汇,成为国际市场上的‘硬通货’。”蒲亭利说,自己每每在他国看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的中国瓷器被陈列展览,心中的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
目前,普公古陶瓷博物馆内共有600多件藏品,其中大部分都来自蒲亭利父亲的收藏。上世纪八十年代,蒲亭利的父亲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南下,最终在政策吸引下在广州落户扎根。2012年11月,蒲父着手创办了这家古陶瓷陶瓷博物馆,将“私藏”变为“公藏”,“普公”即取“普及公众”之意。
博物馆开办之初,从小喜欢历史的蒲亭利便主动请缨,从金融行业跨界,承担起运营管理博物馆的重任。“一开始什么都不懂,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学。”蒲亭利坦言,要想将一间非国有博物馆办好、办活并非易事。开始的几年里,蒲亭利时常奔走于各种培训与活动,不放过任何积累经验的机会。
2015年,当时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与普公古陶瓷博物馆进行结对帮扶,这给了蒲亭利极大的帮助。“从宣教、展陈,到志愿者队伍建设,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帮助我们对业务进行了彻底的梳理和升级,这才将我们带上了博物馆运营的正轨。”蒲亭利说。
摸索到方法后,普公古陶瓷博物馆一步步成长,如今成为了唯一一家在广东省非国有博物馆运营评估中连续三次取得优秀成绩的博物馆。过程中蒲亭利感受到,这一路她走得并不孤单。
开馆十年来,普公古陶瓷博物馆已经收到100多件由古陶瓷爱好者捐赠的藏品,这对蒲亭利来说是一份感动,更是一份激励,“这些古陶瓷爱好者们将自己的收藏捐给我们,也是希望这些藏品能被更多人看见,其中蕴藏的文化基因能够得到更加有序的传承。”
文化传承
粤商捐赠藏品千余件 “每件广彩都是限量版”
广州文化公园,这里曾是清代十三行商馆区的遗址。两百余年前,十三行的商品从这里装船出发,远洋万里,源源不断地被送往世界各地。如今,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在同一片土地上开门迎接四方来客。
1757年,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只保留粤海关“一口通商”,十三行一度垄断了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进出口贸易,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独一无二的历史印记。
成立于2016年的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是专题性历史博物馆,以大量珍贵的文献史料和海内外遗存的文物,展现着海上丝绸之路对岭南地区的思想精神和文化源脉的深远影响,以及以商脉为纽带的中西文化交融历史。
目前,十三行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超过5000件(套),其中多数由粤商王恒与夫人捐赠,因此展馆二层长期专设“王恒、冯杰伉俪捐赠藏品展”,王恒也成为了十三行博物馆的荣誉馆长。
在展厅里,陈贝儿见到了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的王恒。王恒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2003年,热衷古玩收藏的王恒偶然遇见了一件当年从十三行出口到欧洲的广彩,被精湛的做工深深吸引。“十三行不仅是广州历史的一部分,也是展示广州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作为广州人,我应该更多关注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王恒说,从那之后,他便逐渐开始着重从世界各地收购与十三行有关的文物,并将它们一件件带回广州。
在王恒看来,十三行的文物彰显着先民的匠人精神,亦具有中西合璧的独特魅力。“早期广彩一件瓷器就是一幅画,很少重复,每一件都是‘限量版’,是名副其实的‘顶级奢侈品’,受到欧洲贵族的追捧和期待。”王恒介绍道,当时不少欧洲皇室、贵族更不惜时间与金钱成本,专门定制印有家族徽章的成套瓷器,由此诞生的“徽章瓷”也因此成为了欧洲家族历史研究的重要佐证。
2013年4月,广州市政府为十三行博物馆,特向海内外征集与十三行有关的实物、图片和史料。王恒从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后,便毫不犹豫地做出了捐赠的决定,一次性拿出千余件文物,此后更不断增补,持续丰富着十三行博物馆的馆藏。
在这间以王恒及夫人共同命名的展厅里,参观者们可以见到色彩浓郁华丽的织金广彩、绘尽市井百态的通草画、雕花繁复精致的五常酸枝家具,以及绣品、外销扇、银器、玻璃画等应有尽有,涵盖了清代广州的主要外销工艺品。
“您为什么愿意将这些珍贵的文物悉数捐出?”面对陈贝儿的提问,王恒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十三行可以说是广州最辉煌的一段历史,但在收藏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大家对十三行的了解其实并不多。我把它们捐给博物馆,让大家一起欣赏、研究,就是想让更多人对这段历史和文化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这是我作为企业家回馈社会、为广州传统文化传承出力的一种方式。”
如今,打开社交平台可以看到,不少年轻人将十三行博物馆称作“打卡”必备的广州文化地标,王恒对此深感欣慰。在他看来,如今广州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与这段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年,广州作为贯通中西的交汇点,在对外输出中国工艺的同时,也吸收着海外的文化、技术,并逐渐通过汇聚与此的外省行商辐射至全国各地。”王恒接着说道,“受此影响,广州成为近代中国最早引进西方思想、创办西式学堂的地区之一,也因此培养出一批革命先辈。这种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传承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广州人。”
采写:南都记者 翁安琪 危艺
实习生 李晓艺
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