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建议今年政府工作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对就业问题亦做了诸多建议,包括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加大对大学毕业生培训力度等等。
就业一头连着社会稳定,一头连着社会消费,稳就业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在解读当前就业形势时这样判断:重点群体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青年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依然较高,且202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158万人,促进青年人顺利从业就职仍需付出努力。同时,农民工就业也需要关注,当前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依然偏高。此外,就业市场尚未完全恢复,部分行业以及中小微企业虽然在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经营,但用工需求的恢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可见,2023年就业形势仍将面临青年群体就业、农民工群体失业和市场主体用工需求恢复三重压力。有鉴于此,代表委员将目光转向就业顺理成章。
稳就业不能不充分发挥平台经济的作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发挥其带动就业创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等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杨晓慧、全国政协委员钟章队、莫荣等均认为,数字经济蕴含大量的就业机会,但同时,数字经济新技术岗位人员需求量很大,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短缺问题日益严峻,数字化人才培养任务十分繁重。
从政府工作报告到代表委员建议,如此关注数字经济对稳就业的作用不是没有理由,近期的两份报告支撑了这一论断。其一是由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等机构联合完成的《2023中国数字经济前沿:平台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平台企业2021年为中国净创造就业约2.4亿;其二是由东北师范大学就业创业教育研究院与阿里研究院共同发布的《高校毕业生数字经济就业创业报告》,预测到2030年,数字经济将带动就业人数达4.49亿,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834.98万个。
从高校毕业生的角度上说,不少人有着本科及以上的学历水平,在我国产业结构尚未完成升级转型的情况下,制造业对这一群体的就业吸引力不足。解决现阶段的问题,还是得依靠数字经济的发展,创造出更多新产业、新模式,从而拉动就业。对相关人群的就业统计中,16-24岁、25-59岁群体的失业率是衡量就业是否稳定的重要指标,而平台经济的发展基因里,创造力一向关键,互联网正是一个需要年轻人的行业。由此可见,稳定平台经济的发展对稳定就业至关重要。
从农民工就业的角度上说,数字平台创造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连接了诸多行业,从外卖到快递,从家政到司机,平台整合各方资源的能力远超以往。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成为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应该说,万物互联的趋势在可见的未来变得越来越清晰明确,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既是着眼于将来的国际竞争,也是分流农民工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
当然,稳就业不能全靠平台经济。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认为,大学生有求职诉求,而当前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结构不匹配。产业结构整体还是以中低端为主,对知识型劳动就业吸纳能力提升需要一个过程。从长期来看,需要调整产业结构来扩大就业。一方面,把产业结构朝着中高端、能吸引更多大学生的方向调整;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适应就业发展趋势。
从党的二十大到2023全国两会,就业优先战略仍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部署。千方百计稳住就业,不能有半点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