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政府过紧日子换老百姓过好日子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3月12日        版次:GA02    作者:南都社论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近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按照《改革方案》的内容,“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将成为接下来国务院机构改革调整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层建筑就要适应新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着眼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备受期待。

  方案中精减机关人员编制的内容引发了热议在情理之中。因为机构不改革则已,要改就应以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配置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运行管理更加高效为目标。

  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方案》明确:“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充分彰显了中央政府锐意改革、苦干实干的决心和力度。

  精兵简政,契合现代化治理的要义,也是对民意的呼应。

  据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发布的小组会议简报显示,在审议讨论方案的过程中,多位代表委员都注意到了这一点,普遍认为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有利于降本增效,体现了过紧日子的要求,正面回应了群众呼声。

  媒体注意到,“过紧日子”的声音在这次两会上尤为响亮。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各级政府坚持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全国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强调政府过紧日子不是短期应对措施,而是应该长期坚持的政策。

  众所周知,每年两会,党政机关过紧日子都是很受关注的话题,财政预决算中关于压缩三公经费等内容往往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之所以再三提出和强调这个原则,根本原因在于,这不仅是应对当前财政收支矛盾的措施,更是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的需要。

  突出勤俭,政府节用是为了富民、裕民。一方面,中央财政资金需要积极支持科技攻关、乡村振兴、教育、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逐步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促进财政资金规范高效使用。另一方面,也要确保民生保障投入不能退步。

  3月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刘昆用“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两个比喻道出了财政部门管好政府“钱袋子”的决心。同时表示,尽管2023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也要“尽全力为群众谋好事、办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承诺掷地有声。腾出更多财政资源,支持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拿“政府过紧日子”来换“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样的大账很好算。

  刀刃向内的改革必然会触及到一些既得利益,因此,改革的难度不能低估。

  如何平稳有序完成精减工作,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提出了不少建议。精减出的编制是否应向基层倾斜,支持基层开展工作,怎样防范因调整而出现相关问题,如何遵循责任、能力和权力相匹配的原则,把战略研究透、把政策制定好……这些建议显然都值得重视。

  精兵简政是一项长期化、系统化的改革攻坚工程。编制精减、机构优化、降本增效,中央政府在率先垂范。怎样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机构改革、简政放权落到实处,让公众看到节用裕民的切实成果,应该是当下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道加急题。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