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5位互联网科技圈新面孔亮相今年两会,分别来自云计算、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领域

高质量就业、中小微企业数字化、科技适老等话题关注度最高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3月10日        版次:GA12    作者:马宁宁 叶露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要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研究制定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健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工作机制,发挥“绿灯”投资案例引导作用,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

  数字经济的发展也是历届全国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南都记者统计发现,过去三年,来自互联网科技圈代表委员们的建议和提案始终与数字经济息息相关,热点话题涉及以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中小微企业数字化、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推进AI助老、加快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建设等主题。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又有5位新面孔加入互联网科技圈代表委员矩阵,新一届代表和委员们又将如何围绕数字经济建言献策?

  新面孔 互联网科技圈代表委员新老面孔

  据了解,每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任期为五年。第十三届代表委员到今年3月任期届满,第十四届代表委员已于今年1月选出。

  南都记者统计发现,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连续五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连续三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58集团董事长姚劲波连续两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连续两届当选全国政协委员。

  在今年的新一届代表委员中,互联网科技圈又添“新面孔”,其中,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阿里云创始人王坚、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首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

  南都记者采访获悉,刘庆峰是连任五届的全国人大“老代表”,今年是他履职的第21年,刘庆峰将继续聚焦人工智能提出建议,包括以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科技助老和基层医疗问题,以及由ChatGPT带来的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等。连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雷军,今年则将重点关注人形机器人和智能汽车。而履职六年的姚劲波,将围绕高质量充分就业、家政服务业数字化提升、激发汽车消费潜力等方面提出建议。

  周鸿祎今年也正式进入履职的第六年,南都记者采访获悉,今年周鸿祎将携三份提案上会,分别关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发展、城市数字安全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共同富裕”。

  在新当选的委员中,全国政协委员、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今年拟提交《关于加快知识开放推动全民共享“数据红利”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聚焦民营企业发展和国家网络安全能力提升两大方面,提了五份提案,包括“科技自立自强,扶持‘专精特新’要出新招”,“提高会计准则对研发投资包容度”和“优化营商环境,提振骨干民营科创企业发展信心”,“网络安全要遵循‘零事故目标”以及“数据安全任重道远,需要有决心、恒心和信心”。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事业部总裁曹鹏同样是新委员,这次上会他围绕发展新型实体企业、保障新就业群体权益、加快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建设准备了三份提案。

  新趋势 从平台经济到云计算、AI、网络安全

  南都记者采访发现,历届代表委员身份的变化,与产业经济的变迁息息相关。2013年全国两会,闪光灯聚焦之处是马化腾、李彦宏、雷军3位来自互联网企业的新面孔,彼时互联网产业经济稳健起步,移动互联网的星星之火日渐燎原。那一年,马化腾在全国两会的首次亮相中呼吁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国际化,雷军则在2013年的全国两会上呼吁完善创业环境,培育创新型企业。

  2018年两会,除了上述两位“老面孔”,新涌现了周鸿祎、丁磊、王小川、姚劲波等“互联网掌门人矩阵”,不仅人数比上一届翻倍,提交的议案提案和建议数量更是比2013年上升了5倍。彼时互联网相关技术与应用如毛细血管般渗入个人生活方方面面的同时,也融入企业的日常运作,电商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从对立走向“合力”,一个更具影响力的名词“数字经济”取代“互联网”站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C位”,产业的全面数字化成为不可逆的潮流。

  及至2023年全国两会,数字经济的发展依然是热点话题,但头部互联网平台企业及其掌门人矩阵不再是关注焦点。今年新增的委员多扎根于云计算、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垂直领域,如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事业部总裁曹鹏。

  角色变化的背后是“高质量发展”取代高速发展成为支撑数字经济持续“做强做优做大”的底座。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占GDP比重达到39.8%。

  在庞大规模的基础上,数字经济建设的下一步无疑是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在代表委员们近三年的建议提案中已有所体现,如在呼吁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过程中,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建设、绿色低碳、可持续等健康发展的理念被越来越多地强调;在推进数字技术渗透入社会方方面面的过程中,乡村产业发展、老龄群体的需求逐渐被看见;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之下,帮助中小微企业不掉队、以数字生态促进就业的建言日益频繁……

  以就业来看,2022年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基于微信生态研究完成的《数字生态就业创业报告》显示,仅仅微信平台在2021年通过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带动的就业收入机会就达到了4600多万个。从数量来看,数字平台对带动就业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腾讯数字生态发展及业务加快向三四线城市下沉,为越来越多小镇青年就业与发展提供机遇。如腾讯课堂目前每月有数千万人访问学习,其中超过40%为三四五线以下城镇人群。在线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正成为青年获得优质培训学习资源、实现个人发展的重要路径。

  新话题 “高质量就业”今年两会关注度最高

  两会前一周,南都政商数据新闻部针对互联网科技行业关注度较高的话题展开调研。结果显示,互联网和科技行业的代表委员在今年两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包括:高质量就业、中小微企业数字化、科技适老、人工智能伦理、科技自立自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城市数字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知识开放推动全民共享数据红利、服务业/仓储物流/实体经济数字化提升(排名不分先后)。

  对比过去三年的两会热词可以发现,科技助老是持续多年的热点话题,原因在于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趋势。数据显示2001年至2021年,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9062万快速增长至2.0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从7.1%攀升至14.2%。据测算,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如何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如何以数字技术帮助老年群体更便利地生活成为历届两会的焦点话题。2020年,网易创始人丁磊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积极探索养老数字化建设,提高老年服务科技化水平”;2021全国两会,王小川提交了《关于加强数字经济产业规划 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需要的提案》;2022年两会,刘庆峰提交《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推进老龄守护的提案》;2023年两会,刘庆峰持续关注人口老龄化下的科技适老、基层医疗等问题。

  贯穿两会的另一个热点话题是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在周鸿祎看来,目前中小微企业数字化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是没钱没人没技术,正在成为数字化的盲区;二是大型企业数字化路径中小微企业跑不通。周鸿祎认为,中小微企业不是不需要数字化转型,而是市场缺乏有效的供给和适用的产品与服务。适合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产品需要满足“三低”:一是部署门槛低,不需要复杂的安装、部署过程;二是使用难度低,简单易用无需培训;三是购买成本低,例如基础功能免费、增值功能收费的Freemium模式。即要提供“拎包入住”的软件即服务(SaaS),不需要复杂的安装部署,仅需使用浏览器或者APP就能获得服务。对此,周鸿祎在提案中建议,把数字化SaaS服务作为重点产业方向进行培育,推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的“共同富裕”,做到数字化一个都不能少。

  曹鹏同样指出,我国数实融合仍面临一些问题亟待突破,比如,农业数智化转型相对滞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不敢、不会的困境。对此曹鹏建议,加大政策力度促进新型实体企业创新发展;推动传统实体企业向新型实体企业跃升发展;鼓励新型实体企业助力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发挥新型实体企业“链主”作用促进协同创新发展。

  今年两会,围绕科技自立自强的建议备受关注。2月24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两会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万亿增加到2022年的3.0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提升到2.55%;基础研究投入从2012年的499亿元提高到2022年约1951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由4.8%提升至6.3%。我国不仅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成为了解决全球问题的重要贡献者。但与此同时,我国在一些方面都有“卡脖子”的技术短板,怎么样从源头上找,把它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搞清楚,需要从基础研究上下功夫。

  在推动基础研究方面,头部互联网企业亦起到领头作用,如腾讯作为社会力量持续多年支持基础研究,并不断探索多元化的基础研究投入模式。2018年起,腾讯与十余位中国科学家联手发起“科学探索奖”,资助范围集中在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天文和地球科学、化学新材料、信息电子、能源环保、先进制造、交通建筑技术、前沿交叉技术等九大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领域。去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由科学家主导,腾讯宣布10年内出资100亿元人民币成立“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该项目向研究员提供长期、稳定、灵活的资助,为他们静下心来“十年磨一剑”创造安稳的科研环境,支持他们布局更为长远的科学目标,从事富有挑战性又有重要科学意义的探索。

  在齐向东看来,民营企业不仅是市场中最活跃的主体,而且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但科技创新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就是投资在眼下,收益在未来,体现在会计制度上,是在研发期间即时扣减利润,还是在成功之后有了收入再减本。我们知道,研发创新产品是成本费用,第一种情况,当年就减少利润,企业会受到股东和股民的反对,企业就没有创新积极性;第二种情况,不减少当年利润,而是在项目成功上市取得收入以后,按收入进度比例分摊成本费用,保证分摊之后增加毛利润,这样做到了在研发期不减利润,在投产期增加利润。企业就愿意为技术创新投资了。目前的会计准则支持第一种情况,不利于创新。”齐向东向南都记者表示,对此他带来了三份提案,分别是“科技自立自强,扶持‘专精特新’要出新招”、“提高会计准则对研发投资包容度”、“优化营商环境,提振骨干民营科创企业发展信心”。

  出品:南都政商数据新闻部

  采写:南都记者 马宁宁 叶露 实习生 向骏泓 张硕麟

  统筹:甄芹 田爱丽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