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修小补”活起来,社区消费火起来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2月18日        版次:GA02    作者:可乐

  来论

  商务部近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近年来,商务部积极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指导意见和建设指南。主要措施包括完善社区消费的供给设施,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推动社区消费的场景创新;顺应消费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发展一批智慧商店等新业态,引导便利店、社区超市“一店多能”;培育社区消费的市场主体,鼓励连锁企业门店进社区,支持开展社区促消费活动,激发市场活力。

  社区消费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家超市、一个饭店,很多人对类似的场景习以为常,可如果要真正盘算起来,可不是这么简单。所处位置不同,加上周围环境会有所限制,所以每个社区的消费生态也表现出比较大的差异。比如那些老城区,可能房价比较高,但生活久了就会发现,综合来看当地的物价水平往往并不高,这是因为社区消费配套比较齐全。衣食住行自不必说,像此次新闻提到的那些“小修小补”类消费,在老城区向来都比较完善,据说服务收入相当可观。倒是在郊区,因为居住相对分散,人气需要经历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很多的消费场景都没有建立起来,带给居民的直接影响就是,日常各种生活成本相对较高,也容易遇到各种不便。

  消费生态需要时间来沉淀,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市场选择的过程,会根据地方的特点和人们的消费习惯而发生演变。过去很多人在选择住处的时候,比较重视大型商超、医院、学校这类设施,现在还会有这种偏好,不过细微的变化已经发生。比如大型商超就不像过去那么讨喜,一方面很多人倾向于通过电商来购买日常消费品,另一方面社区超市能满足相应的需求。所以你会发现近年很多大型商场的日子都不太好过,倒是那些便利店,貌似经营一直都很稳定。

  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消费者的需求消失了,而只是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在完善社区消费的过程中,显然应该充分考虑这种变化。

  即便是在网购活跃、物流发达的今天,社区传统消费仍然有着稳定的需求。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修个鞋子、改件衣服,这种消费需求似乎并不高。的确,于个人来说可能一年当中都难得有类似的消费需求,但如果放在整个社区情况就会发生变化。在比较成熟的社区,类似的服务往往存在于比较隐蔽的角落,在有些地方有些时候,这类服务可能被认为会影响市容市貌。其实,无论从民众的切实需求,还是扩大消费增加就业的角度看,允许这种多样化的消费形态,适度宽容相应的市场主体,都大有裨益。如何在完善社区消费和城市管理之间取得平衡,无疑将考验每个地方的城市治理水平。

  传统需求很稳定,新消费习惯也在创造新的机会。比如社区商店,如今的功能比过去更为丰富,不仅是卖一些日用品,还充当“驿站”的角色,经常作为快递的接收点,提供了不少方便。不过有的刚性需求似乎并没有得到满足,比如,为应对外卖这种新兴消费,很多的写字楼都设置了外卖柜,“打工人”比较方便就能享受外卖服务。倒是在居民区,很多地方并没有这类设施,骑手送餐过程容易遇到困难,也造成了买卖双方诸多不便。如今居民在自家也经常要点外卖,消费规模可谓不小,应对这种消费新业态,社区的便民措施的确可以进一步完善。

  社区消费是一项普遍的民生需求,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除了市场自发成长之外,政策的引导、政府的推动,同样很重要。不妨各自做好分内事,为社区生活尽一份力。 □可乐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