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全国人口数据。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这也是中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作为人口大国,由于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红利”一直被视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发动机”。而随着近年劳动力规模的连续多年下降,“人口红利”有可能逐渐消失,一直为社会所关注。
现在,“人口负增长”意味着劳动力规模的下降到了一个新的节点。因此,多位专家表示,“人口负增长对于我国的人口发展包括整体人口转型来说,确实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这个节点的到来并不意外。
人口负增长往往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自然结果,无论是欧洲国家,还是东亚的日本,都曾经历了人口负增长。而导致人口负增长的原因,如生育意愿下降、婚育时间推迟、育龄妇女人口减少等,各国的情况也大同小异。
人口负增长会给经济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在这个问题上,舆论往往把焦点集中于经济,担心人口负增长拖累经济增长。其实,从全球各国的经验来看,人口负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多样的,不仅要看人口规模,还要看人口结构和产业体系。很多时候,一个国家人口负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经济负增长。
而与其他国家比较,中国的情况更有一个显著的差别,即中国的人口基数非常大。超大规模的人口,齐全的产业体系,这种劳动力供给格局中,人口红利并不会因现在人口总量下降就马上消失。
正是因为低生育率、人口低增长或负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并不是中国的特有现象,且中国的人口规模够大,所以,对待人口负增长的问题委实不必过于忧虑。
面对一种客观趋势,与其一味悲观、忧虑,不如及时把握人口变化趋势,准确研判人口变动对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影响,拿出积极应对措施。
面对人口负增长,国际有着通行的经验。一方面,利用鼓励、支持生育等政策提升出生率,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女性和老年人就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等措施来努力适应人口负增长带来的后果。
近年来,针对低生育率等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系列支持生育的政策,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些政策加快落地。建立政府为主导的投入保障机制应该是其中关键一环,只有建立健全合理的生育成本分担机制,从经济、服务、社会环境等方面做好支持,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和公共资源配置,才能为应对低生育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鉴于人口负增长的趋势一时难以改变,当下尤其需要破除过往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发挥好现有人力资本存量的作用。
人口负增长时代,可以通过加快促进劳动参与率来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人口负增长时代,更应该推动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大国加速转型,变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
除了上述国际常规做法以外,中国还可以通过优化人口与空间资源配置来释放制度红利。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尤其是其中的流动人口,由于未享受到同流入地户籍人口对应的就业、教育、住房、生育、公共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均等服务,其人力资本作用的充分发挥受到制约。量大、地广、长期的人口迁移流动,有望促进人口空间的优化布局,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