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技艺重塑“湛江记忆”,用泥土捏出人间百象

泥塑手艺人“点石成金”:穿令、洪拳、傩舞、渔村晒鱼忙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12月07日        版次:GA10    作者:李行 丁治加

  泥塑作品《穿令》

  泥塑作品《傩舞“考兵”》

  泥塑作品《洪拳》


  泥塑作品《湛江干鱼制作技艺》

  坐落在赤坎古码头旁的旧民房,化身“湛江记忆”非遗主题博物馆”,囊括湛江市70多个非遗项目的保护成果。

  其中吴川被誉为“泥塑之乡”,每逢元宵,大批泥塑艺人就地取材,这正是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点石成金”的好时机。各式各样的大型泥塑,布满大街小巷,许多人慕名而来。在泥塑艺人一双巧手中,以泥土为原料,用手工捏制成型,捏出人生百态,也留住了传统记忆,湛江城市文化的灵魂就寄宿在这泥土的造化中。

  旧民房改造成博物馆

  湛江赤坎原是古商埠,当地有十大古渡口遗址。其中有一幢坐落在赤坎古码头旁的旧民房,2019年在湛江市文广旅体局的指导下,经市文化馆打造,旧民房化身“湛江记忆”非遗主题博物馆”,囊括湛江市70多个非遗项目的保护成果。

  博物馆共3层,面积仅293平方米,虽能够使用的空间有限,但一件件具有湛江特色的泥塑、石狗、傩舞面具等展品的摆放井然有序。

  展馆虽小,却浓缩了这个城市的专属文化印记。漫步其中,活灵活现的吴川飘色吸引着路人的眼球,将力学与美学完美结合,造型独特、绚丽多彩。

  凝聚过往生活片段和艺术想象的吴川泥塑,是馆内的一大亮点,其中呈现舞蹈动态造型的《傩舞“考兵”》,动作考究、步伐奇特,展现沿海渔村晒鱼忙独特风景的《湛江干鱼制作技艺》,一个又一个造型各异的泥塑作品跃入眼帘,迸发出厚重的历史文化感与蓬勃的创新力。

  相传在唐末宋初,吴川泥塑由石湾陶艺传入吴川梅菉后演变而成。直至明朝初年,这里的乡民不满皇帝派官吏四处选美,便在闹元宵时捏制泥塑,将皇帝、皇后的形象塑造成鬼一般丑陋,并称为送“泥鬼”。此后,梅菉在元宵期间便普遍开展泥塑的展览活动,泥塑造型多变,多取材于传统戏曲、神话故事、喜庆风俗等片段,如《木兰从军》、《穿令》等等。

  《穿令》是一件全身等比例缩小的泥塑作品,人物呈半蹲状,手执实心、尾部呈针状的令箭,由一边脸颊穿过至另一边脸颊且面色如常,观者仿佛身临现场般获得惊险而又神秘的体会。除此以外,馆内还有《洪拳》等巧夺天工的泥塑作品,让人应接不暇。

  湛江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叶碧波介绍,泥塑艺人们在春节前便会开始构思泥塑的形象、主题,以前的吴川泥塑只在湛江的元宵期间出现。如今的吴川泥塑,走出时空的限制,以更灵活和创新的姿态走进大众的视线。

  消失的泥塑记忆

  “泥塑并不是永久的,只有元宵期间会展示一段时间”,叶碧波主任表示,受制于当地的习俗,当地群众往往在元宵节过后便将泥塑推倒,因此许多造型精美、具有历史价值的泥塑作品难以留存于世。

  那么现今留存的泥塑作品从何而来?叶主任解释,在博物馆里能见到的泥塑,大多是因需定制或收藏的,而馆内的泥塑作品也是找泥塑创作团队制作的。

  他表示,纯泥塑作品会细腻很多,表情、细节等都能具体表现出来,但放久了会爆裂,“展览馆里的泥塑多是玻璃钢的,所以能长期保持不变,但泥塑的细节就会有局限,很矛盾”。

  当前,吴川泥塑的传承人队伍正在不断扩大。叶主任认为目前吴川泥塑的传承队伍比较大,年龄梯度较为完整,在湛江多地都能见到各大传承人的泥塑作品。“现在吴川泥塑的代表性传承人有简向东、欧武、董建国、潘康明、孙唯等人,他们的技艺代表了吴川泥塑的水平。”

  这些传承人,一部分潜心研究雕刻的技艺,一部分将非遗文化带入校园,开办系列讲座。各自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体验、读懂吴川泥塑。

  年复一年,这些泥塑手艺人不断地塑造新的泥塑形象,供大众观赏,同时吸引了大批年轻的美术爱好者来到吴川,学习泥塑技艺。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吴川泥塑历经千载,在传承的道路中不断浴火重生,成为这座城市的见证者,定格湛江的历史时刻,凝聚着湛江的传统记忆。

  统筹:赵威 陈成效 胡群芳 胡利超

  采写/图片/摄影:南都记者 李行 丁治加 实习生 吴会 赖欣琪

  扫码看视频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