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条优化措施更进一步,科学精准防控更有保证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11月12日        版次:GA02    作者:南都社论

  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二十条”),公布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其中,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隔离时间从“7+3”(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缩短至“5+3”(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不再判定次密接,不再划定中风险区域,取消入境航班熔断等优化措施,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二十条”优化了疫情防控措施,其中,密接与次密接的判定与隔离政策、风险区域的划定与管理办法,以及入境相关的隔离与航班熔断措施,可谓都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

  对境内的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主要包括密接隔离时间缩短与两个“不再”。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时间,随着常态化防控的推进,一直在优化缩短,此次从“7+3”进一步缩短为“5+3”,是承接了此前科学精准防控一贯逻辑的优化措施。而不再判定次密接、不再划定中风险区域,则进一步体现出对科学精准防控方向的坚持。

  根据今年6月发布的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次密接(密接的密接)的管控措施为7天居家隔离,中风险区作为有密接和次密接的区域,由7天无新增感染者的高风险区降级而来,此后若再连续3日无新增感染者,则该中风险区降为低风险区。在最新优化的“二十条”中,次密接与中风险区均被取消,余高风险区与低风险区,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可降为低风险区,降级时间相较于此前缩短了5日。也就是说,无论是密接的隔离时间,或是高风险区降为低风险区的时间,均有所缩短,可进一步减少疫情防控对于公众生活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而对境外的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共有4条,包括入境人员隔离时间缩短,取消入境航班熔断且减少核酸检测频次要求等。在针对普通民众的入境措施中,除入境人员隔离时间与密接同步从“7+3”缩短为“5+3”外,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并将登机前48小时内两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此前,根据2020年6月发布的国际航班熔断机制,航空公司同一航线航班,入境后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旅客人数达到5个或10个,该公司该航线需暂停运行一周或四周。由于入境隔离时间及国际航班熔断机制,天价机票与过强的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海外华人的回国探亲计划与国内外的民间经济文化交流。

  对境内及境外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是根据疫情防控的最新阶段所作出的必要调整,也是科学防疫与精准防控的必然要求。需要注意的是,防控措施在进一步优化,执行落实层面也应当同步优化,才能真正达到科学精准防控的目的。

  在“二十条”发布后的同日下午,正处于疫情暴发期的广州立即进行动态优化,即日起对目前正处于隔离中的次密接者解除隔离,并不再甄别次密接者。实际上,各地均应以这样的行动力与执行效率,让措施的落地与方案的调整同步优化。然而,此前在“九不准”被反复重申的情况下,仍有部分地区搞层层加码与“一刀切”,与科学精准防控的方向背道而驰,严重影响了公众生活与社会经济的复苏。“二十条”再次明确,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并强调要纠正“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同时,重申严禁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二十条”出台后,落实需要同步跟进,相信政策效应将逐步显现。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