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盼更多孩子说出“放学了,可我还不想回家”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10月31日        版次:GA02    作者:姚华松

  街谈

  最近,一段关于深圳几所学校的视频火了,说的是福田区10余所中小学校园颜值极高,以至于涉事校长及家长们这样“凡尔赛”——“学校太好了,最大的问题是孩子们不愿意回家”。据了解,这些高颜值学校是“深圳新校园行动计划”的一部分,缘起于深圳高密度城市中心的学位之痛,学位需求与土地稀缺的矛盾日益尖锐,很多学校有2-4倍不等的改扩建需求。面对这一现实需求,高水平的设计师们结合校园规划的最新动向与趋势,重点回应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需求,建设了一所又一所高质量的新校园。

  高超的规划方法与设计手段固然是新校园的重要技术支撑,但更重要的是背后的先进理念与创新实践。

  追求校园空间的存量提升。巨大学位缺口压力及学生成长与发展需求多元化形势下,占地面积狭小成为众多学校尤其是位于老城区的中小学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通病。从前的应对之策多是扩大规模,如征用学校原址附近的地块,或另外择地建分校。“深圳新校园行动计划”则探索出一条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子,各所新校园都是在原址基础上,通过改扩建的方式,从粗放用地转向集约用地,从横向发展转向竖向发展,从地面发展转向空中发展,从功能单一与分散走向功能混合与叠加,从增量拓展转向存量提升,从根本上化解高密度地区的低质量空间之痛,开创高密度地区也能缔造高质量空间的探索。

  倡导交互式与社交导向的公共空间。除了获取知识外,交流、运动、玩乐、嬉戏等也是孩子们的基本权利与重要需求,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很重要,学校理应对这些需求进行有效回应。新校园的做法是十分强调教室之间、教学楼之间、教学楼与办公楼之间及散布于学校各处公共空间的营造,平台众多是各大新校园最显著的特征,各种交流与服务设施都布局在平台上。下课或放学后,这些无处不在的平台与设施就是孩子们尽情撒欢的游乐场。让不同班级、年级的同学打成一片,让同学与老师随时有地方交流与探讨,对于减少他们的压力与愉悦他们的心情大有裨益。

  注重校园与社区无缝连接的共享空间。传统学校较多被各类围墙围蔽,门卫把守大门,戒备森严,但新校园的创新性做法是果断拆除围墙,让校园与社区实现无缝联结与有效互动,校园与社区融为一体。新沙小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学校下面是共享给街道的一个骑楼空间,放学后,很多孩子把凳子当台子写作业,家长们在一旁观望。笔架山中学把操场溢出,飘在社区绿地的上空,放学后或节假日,完全开放给社区。校园安全一直备受热议,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来自于围墙,围墙亦无法保证孩子们的安全感,真正的安全是各群体在充分互动与信任关系建立后的自觉行为,是高素质市民与高文明程度城市与社区的自然产物。此举客观上存在一定现实风险与舆论压力,但有魄力的学校领导与有先进理念的设计团队,让没有围墙的学校在深圳生根发芽,值得点赞。

  好校园的标准很多,好的校园设计的标准也是众说纷纭,但其中之一一定是能滋养出一种亲密关系,这种亲密关系不限于同学之间,还有师生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学校与城市之间。“深圳新校园行动计划”的探索与实践大获成功,有赖于高水平的设计师,也有赖于有远见的校领导,还有赖于深圳这座将创新作为城市灵魂的先锋城市。 □姚华松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