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香港中律协创会会长陈曼琪在广州接受记者访问。
“我来到广州以后看到,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我们的仲裁已经可以打造出一个中国品牌,可以跨空间、跨地域、跨国家解决国际商事纠纷。”在广州市东风路旁的一栋写字楼,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香港中律协创会会长陈曼琪刚刚结束了一家本地律所的调研活动,脚步轻盈地走进办公室接受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1991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法律学院的陈曼琪,执业律师界已有27年,并创立香港中小型律师行协会。2021年12月20日,身兼港区人大代表的陈曼琪当选立法会议员,并致力推动香港与内地法律服务业交流等领域工作。
“这次不仅是调研,也是一次重要的学习。”她说,受疫情影响,已有3年之久没来广东,此行她先拜访了全国首家实行第一审涉外涉港澳台家事案件集中管辖的审判中心——深圳涉外涉港澳台家事审判中心。随后在广州,她参观了南沙国际仲裁中心及广州仲裁委员会。此次广东之行也令陈曼琪对香港法律专业人士在内地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觉得香港专业人才和内地机构一起联动,并船出海,是很有前途的。”陈曼琪说。
关键词:科技
记者:您这一次广东之旅有什么感受?
陈曼琪:这次来到广东的确很兴奋,我觉得很重要的是看到我们内地的发展。因为我有3年多没来广东,这次回来感受颇深。
一是科技在生活方面运用更加广泛了。比如在广州南沙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大楼里工作的智能机器人等,这些是我们香港不常见到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国家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科技在各方面的应用,大幅提升了我们民众生活幸福感。
二是我看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对于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香港合作,港澳融入国家发展来说,相关平台的打造、建设已经比3年前更加全面,更加好了。
关键词:仲裁
记者:您还去拜访了南沙国际仲裁中心和广州仲裁委员会。
陈曼琪:我深切地感受到,广州在仲裁方面的发展有显著的进步。商事仲裁进入内地,从最初的建立多元化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营造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到如今我来到广州看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具象化,我们的仲裁已经可以打造出一个中国品牌,可以跨空间、跨地域、跨国家解决国际商事纠纷。
什么是中国品牌?第一,是仲裁科技。我在南沙国际仲裁中心和广州仲裁委员会看到,现在可以通过“在线纠纷解决机制及一站式争议解决”(ODR)平台来进行互联网仲裁。先谈判,接着聆讯,然后是调解。其实已经将几个纠纷解决机制集于一身。
第二,是广州仲裁委员会全球首创的“广州模式”和“广州标准”。这一标准及模式,是结合以三大法系为框架的“3+N”仲裁庭审模式,是一个“海纳百川”模式的新型国际商事仲裁发展,并被国际认可。“广州模式”不仅能够高效便捷解决跨境国际商事纠纷,还可以推动国际商事仲裁服务高质量发展和中国仲裁品牌走向国际。
第三,是仲裁员。现在内地已经走向国际,和主要国家建立了仲裁员互认的机制。
我认为,随着国家的科技迅速发展,仲裁服务已经可以打破空间、打破语言隔膜、打破时差,更加国际化地发展并形成中国品牌,掌握话语权。
记者:您觉得在打造中国仲裁品牌的过程中,香港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陈曼琪: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支撑的战略需要,香港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具体到仲裁业务,我们国家打造了先进的“在线纠纷解决机制及一站式争议解决”(ODR)平台,香港的法律专业人士可以利用该平台做好全球范围的仲裁服务,甚至是向外输出整个ODR平台,输出整套中国品牌的仲裁模式。这是我的一个期望。
关键词:青年
记者:您回到香港以后,会为香港青年带去哪些信息?
陈曼琪:其实这次广东之行,不仅是拜访和调研,也是我学习的一个重要机会。所以我回香港后,会更加鼓励香港的调解员、律师多一点考虑到内地平台发展,运用我们的专业知识,为大湾区民众服务。
我也会告诉年轻人,未来是属于他们的。但是他们要努力去拥抱,不要怕付出。其实,国家已经为他们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与优惠,我觉得他们只要去拼搏、去付出,走出舒适圈,他们人生之中必定是能够体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这次广东之行,让我对大湾区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香港是国家一部分,看到国家高速发展,我们作为中国人感到很自豪。尤其是我们血脉相连,分享国家繁荣稳定的荣光,我觉得是很自然的事。所以,我对于未来大湾区生活一体化很期待。我都不用说一些很高端的事情,就说我们生活的日常,比如高铁一小时生活圈,我只用很短时间就可以去不同的地方玩,多好啊!
统筹:王勇幸
采写:南方网记者 陈晨
南方日报记者 陈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