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治私设“景点”,也要满足游客多元需求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9月09日        版次:GA02    作者:南都社论

  文旅部于近日发布消息,定于2022年9月至11月开展私设“景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文旅部表示,近期,一些地方未经相关部门许可私设“景点”,违规为游客提供游览服务、违规开展旅游经营活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方案明确将对未经许可在一定的场所或区域,违规为游客提供游览服务,开展旅游经营活动的行为进行整治,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排查。

  什么行为属于私设景点,专项整治的对象包括哪些,方案给出了明确界定,即在一定的场所或区域,违规为游客提供游览服务、违规开展旅游经营活动的行为,具体表现为:无照经营,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未经许可,擅自收取门票费用的;私自建设旅游设施,破坏生态环境的;无证经营高风险旅游项目,存在旅游安全隐患的;虚假宣传、欺客宰客,损害游客合法权益的;私自改变土地用途,开展旅游经营的;其他违规提供旅游服务的。

  看了以上定义,相信很多人都明白了,原来自己也被“套路”过。

  近年来,私设“景点”现象在旅游市场上屡有曝光。新华社曾经报道,每到夏日旅游旺季,青海湖周边总会冒出数量庞大的私人旅游景点,当地居民往往只拿一面旗子站在路边,就能把不明情况的游客领向自家开设的“油菜花海”“沙雕城堡”“青海湖观景台”等“景点”。山东电视台在接到旅客投诉后,曝光了微山湖旅游拦车揽客、私设景点、临时加价等诸多问题……

  私设景点的危害显而易见。由于游离在监管之外,没有任何约束,私设景点往往伴有私建设施,难免破坏生态环境;完全以盈利为目的,追逐利润不顾风险,因此哪怕私设的景点和设施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也往往漠然置之;由于其在官方系统之外运作,一旦发生纠纷和冲突,旅客无法找到便捷的渠道主张权利,从而导致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私设景点都是无证经营,它们存在于市场,必然会给正常的文旅生态和秩序带来冲击。

  面对这些问题,《方案》旨在给地方治理私设“景点”现象提供指引。文旅部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联合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相信随着此次《方案》的印发及整治工作的开展,私设“景点”现象会得到有力遏制。

  但是也要看到,私设“景点”之所以源源不断地冒出来,也与市场上存在某种需求有关。

  梳理近年来一些旅游安全事故可以发现,多数事故、事件的发生,与游客不听劝阻、无视劝告,擅自进入非开放区域有关。一些游客为什么避开大量正规景点,却对非开放区域兴致盎然?原因在于林林总总的游客存在着多元化需求,有的被景点的“野生”、“原生态”所吸引,有的则是对正规景点的高价格不满。而对应游客的这种多元化需求,现有的正规景点还不能完全满足,有人看到了商机,私设“景点”也就应运而生了。

  因此,专项整治不可或缺,但要从深层次解决问题,又不能单纯寄望于一次专项整治。

  正是基于这一点,文旅部要求各地要以专项整治为契机,深入研究私设“景点”问题的成因,理清政府、市场、当地群众等各方关系,逐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同时要求合理布局乡村旅游点位,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日常联合监管,坚决防止问题反弹。

  如何防止问题反弹?针对问题成因,适应游客多元化需求,努力开辟更多新景点,应是治本之道。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