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
最近,中国作协新会员名单公示,贾浅浅名列其中,引起网友关注。有关她与她作品的讨论热度一直居高不下,据有的公号文章称,网友在某条相关新闻帖子下面的评论区写下了60万首诗歌,创作繁荣程度,“堪比大唐盛世”。
这不是贾浅浅第一次成为舆论焦点人物。2021年2月前后,围绕她的几首诗,也曾有过长达半月余的讨论,那几首诗包括《黄瓜》《雪天》《真香啊》《朗朗》等。时隔一年半之后,同样的这几首诗,再次把贾浅浅卷入舆论漩涡,“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贾浅浅做到了。
从她有没有资格成为中国作协会员,到集体仿写“浅浅体”,贾浅浅一再成为舆论焦点。对于她的入会资格问题,中国作协的回应是“按照流程走”。舆论持续的热度,透露出诗歌创作的一种尴尬,这种尴尬与贾浅浅是否成为中国作协会员其实关系不大。
在贾浅浅的“屎尿诗”刷屏的时候,也有人贴出了她的其他诗歌。和“屎尿诗”被评价为“粗俗不堪”不一样,贾浅浅的其他诗歌,虽不算惊艳,但也在及格分以上,且能明显感觉到受到了传统现代诗的影响,比如《父亲》这首:抽打沉默的鞭子,被自责/牢牢地攥在手里/沙漏无声/如同每粒发芽的种子/时常会忽略/根的存在/在这烟火满地的尘世里/我们每天都在为自己松绑/企图活回光阴里的一个又一个自己/活回词语和词语重叠的身体里/就像活回父亲这个词。
贾浅浅的“屎尿体”在她创作的诗歌中占比很小,但恰恰是这寥寥几首诗,帮她获得了巨大的“名声”。试想,假若没有去年和今年这两轮的舆论传播,贾浅浅很可能顺利地同时也是默默地加入了中国作协,也很少有人会关注到她是贾平凹的女儿。贾浅浅为什么会写“屎尿体”,她的创作动机是什么,有没有考虑到这些诗在让她暴得大名的同时,也会带来不少的烦恼?
很难将贾浅浅的“屎尿体”归于创作上的创新层面,从这些诗作的字词表面看,这更像是作者的一种恶作剧,是对诗歌传统写法刻意为之的一种反叛。诗歌如果依赖这样的创新,是永无可能出现佳作的,这是写作的常识。但近年来,诗歌界频频以“梨花体”“白云体”等形式冲击着公众对诗歌的认知,在一片骂声的同时,诗歌也与公众再次产生了亲密的联系,乃至于有声音质疑,那些被评价为“劣质诗”的作品,是诗人故意为之。
诗歌被冷落、被疏远、被遗忘,时日已久,这一二十年来,不是没有具备一定可读性的好诗人与好作品,但却很难出圈,包括最近几年一举一动备受关注的余秀华,当年也是凭借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才走红,此后大多数读者才认识了这位有才华的诗人,才会有她诗集的畅销。中国的诗人与大众读者之间,仿佛有了一种奇异、怪诞的联系,“屎尿体”在被广泛嘲笑的同时,客观上也拉近了大众与诗歌的距离,提升了大众谈诗、消费诗的兴趣。但是,通过这样一种喧哗的方式,大众与诗歌是无法建立更深刻的联系的,这一点,包括贾浅浅在内的诸多诗人,以及在评论区写下仿作的“即兴诗人们”,都应该有明确的认识。通过贾浅浅“屎尿体”这一风格的诗歌,从而唤醒对诗歌的热爱,让诗歌重回日常生活,显然是不可能的。 □韩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