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方协作互动,开创安全可信数字经济新生态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7月10日        版次:GA02    作者:南都社论

  7月8日,“2022·云山论剑”广州数据安全峰会开场。峰会以“培育数据安全新生态,共迎数字时代新未来”为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沈昌祥等专家聚焦新形势下数字基建、数据安全治理发展新趋势,共同研讨数字化改革重要机遇下的数据安全防护机制,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次峰会由广州市委网信办等指导,白云区政府主办,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等联合承办,是广州首个数据安全峰会。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广州数据安全峰会开场的同一天,2022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在汕头开幕,《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指引1.0》同步发布。这两场与数字社会有关的会议都意义重大,一项聚焦发展,一项聚焦安全。如沈昌祥院士所言,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发展,需要抢占核心技术制高点,不断筑牢网络安全防线。言下之意,发展数字经济固然要着眼基础设施、产业融合、技术创新等方面,但数据安全却是数字经济行稳致远的依托。

  所谓数字经济的健康,既包括探索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涵盖筑牢安全发展的基础。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细胞,《数据安全法》第7条提出,国家保护个人、组织与数据有关的权益,鼓励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保障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促进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开发利用数据一方面带来改善公共治理能力、提振活跃经济的功效,另一方面,数据的处理和流动也会形成信息泄露的隐患。换句话说,处理数据本身就自带了发展和安全的命题。

  从风险的一面来看,数据安全漏洞不仅有关个人信息安全,当数据库足够庞大时,其泄露风险也必然威胁国家安全,而“利用缺陷挖掘漏洞进行攻击是网络安全永远的命题”。对此,沈昌祥院士提出,构建网络安全主动免疫保障体系,使系统及时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达到让攻击者“进不去、拿不到、看不懂、改不了、瘫不成、赖不掉”的防护效果。

  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挖掘大数据价值,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数据创造价值,同时创造觊觎者——当下,数据信息行业互换便是该难题精准的现实注解,房产中介和保险金融互换、车企和求职网站互换,等等。

  综观《数据安全法》全文,某种程度上也是在通过法律的形式破解价值与安全的潜在冲突,提供数据交易和数据保护的司法指引。比如,第十九条明确,国家建立健全数据交易管理制度,规范数据交易行为,培育数据交易市场。第二十一条提出,各地区、各部门应当按照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确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相关行业、领域的重要数据具体目录,对列入目录的数据进行重点保护。

  方滨兴院士建议数据不动、程序动。他认为政府层面可以构建可信计算平台,数据共享汇聚到这个平台后,通过平台进行数据交易。平台“交易数据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因为交易所有权是走不动的,而交易使用权,买方用一次就付你一次钱”,这样数据交易就活跃起来了,“我觉得这是个机会”。

  当数字经济日益活跃且越发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时,发展要安全是不可动摇的底线。为数据安全共谋计策正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大众媒体的相互协作与互动,在这个意义上,峰会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各方思想碰撞,探索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最优解,亦为迎接数字时代新未来做必要的社会准备。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