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

我国引资规模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6月30日        版次:GA10    作者:丁境炫

  广州南沙港。 南都拍客 张向良 摄

  将继续加大就业优先导向的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细化实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拓展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杨荫凯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5G、基础软件、工业母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可再生能源发展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步伐加快。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

  我国引资规模一直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2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达到1.15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较2012年增长62.9%。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苏伟

  6月28日,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苏伟、杨荫凯就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作出介绍。

十年间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引资规模一直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范围,引导外资投向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等重点地区。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要千方百计拓展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推进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中小学幼儿教师、基层就业项目等方面的招录工作。

经济安全

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介绍,在经济安全方面,中国经济安全近十年得到全面加强。我国粮食生产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煤电油气产供储销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5G、基础软件、工业母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可再生能源发展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步伐加快。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

利用外资

外商投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苏伟介绍,十年间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以下成果。一是利用外资规模稳定增长。我国引资规模一直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2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达到1.15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较2012年增长62.9%。二是外商投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2020年外商投资法正式实施,以对外开放为主基调,确定了外商投资促进、保护、管理的基本制度,为外商投资权益提供了更全面、更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现了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代特征。三是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升。2017—2021年,我们连续五年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国和自贸试验区限制措施条目分别缩减至31条、27条,在制造业、采矿业、农业、金融业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开放措施,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来华经营。四是外商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我们连续三年清理与外商投资法不符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累计推动500多份文件“立改废”,充分保障了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待遇。

  作为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我国拥有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丰富的人力资源、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无可比拟的内需潜力,外资企业始终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愿意扎根深耕中国市场、与中国经济共成长。

引导外资投向制造业等重点领域

  苏伟表示,下一步将从四方面继续推动对外开放和稳外资各项政策措施落地。

  一是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已公开发布征求意见稿,陆陆续续收到了社会各界大量意见和建议,目前正在对《目录》进行修改完善。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扩大鼓励范围,引导外资投向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等重点地区。

  二是推进重大外资项目。前五批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实施,福建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沈阳华晨宝马第三工厂等重大外资项目进展比较顺利。目前正在梳理各地外资项目储备情况,将适时推出新一批具有牵引带动作用的重大外资项目。

  三是加强外商投资服务。国家发改委将组织开展国际产业投资合作促进活动,为跨国公司投资和地方招商引资搭建平台。健全外资企业直接联系点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合理诉求,为外资企业扩大在华投资提供优质服务。

  四是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国家发改委将继续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保障外资企业平等适用各项政策,切实享受国民待遇。继续清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限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毕业生就业

拓展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杨荫凯表示,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国内疫情反弹,城镇调查失业率特别是青年失业率上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压力加大。5月以来,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效果初步显现,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相关政策落实落地,就业形势已出现积极变化。

  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就业优先导向的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细化实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拓展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工作。

  一是不断夯实青年群体就业的经济基础。扎实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推动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更多有利于发挥青年群体智力优势的知识型技术型岗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和返乡入乡创业。

  二是务实推动市场主体稳岗扩岗。认真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推动更多企业复工达产,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的用工能力。指导各地尽快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补贴政策,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达到一定数量且符合相关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在安排纾困资金、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时给予倾斜支持。

  三是积极支持青年群体创新创业。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深入开展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进一步增强双创示范基地引领服务作用,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和灵活就业。指导各地尽快落实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政府投资开发的创业载体安排30%左右的场地免费向高校毕业生创业者提供。

  四是大力加强青年群体就业服务保障。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加快推进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中小学幼儿教师、基层就业项目等方面的招录工作。深化产教融合,探索产训结合,聚焦青年群体,大规模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城镇困难失业青年就业援助帮扶。

  一图读懂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

2021年我国创新指数升至世界第12位。

  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定型,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正在加快形成,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和社会信用等市场体系的基础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我国境外投资存量从不足6000亿美元增至超过2.6万亿美元。

  202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达到1.15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较2012年增长62.9%。

  人民生活实现全方位改善

  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年。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约26.2%。

  经济安全得到全面加强

  粮食生产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煤电油气产供储销体系不断完善。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5G、基础软件、工业母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可再生能源发展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步伐加快。

  采写:南都记者 丁境炫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