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考生和家长进入志愿填报时刻。今年,31个本科新专业首次正式招生。梳理发现,31个新专业中,8个名称包含“智慧”“智能”元素。媒体报道提到,在本科专业设置调整工作中,教育部支持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引导高校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增设文理、理工、医工等交叉融合的新专业。
新增专业可谓都来自社会热点领域。例如,河海大学新增智慧水利专业,山东大学新增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专业;而南京林业大学智慧林业专业则计划招收30名新生。稍加留意不难发现,这些新增专业所涉领域,近年发展势头可谓迅猛。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社会资本,均在向这方面倾斜。而从上述高校有关负责人的介绍也不难看出,这些新增专业也并非单纯的噱头,考虑到这些因素,或许在接下来的招生季确实能吸引不少考生。
本科院校新设的这些专业可能不会受到太多关注,倒是前些年部分大专类院校,因为开设类似小龙虾专业而引发不小的争议,而针对这种被外界视为奇葩的专业,校方往往给予了回应,看似都能自圆其说。不过,这些新潮专业的就业情况很少受到外界关注,问题与争议自然也就被搁置。
很难说清楚这种热门专业到底是徒有虚名蹭热点,还是货真价实确实存在相应的人才需求。不过,争议的背后的确反映了一种普遍性疑问,那就是,专业设置该遵循何种规则?
无论是本科还是大专,又或者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逻辑还是有相似之处,即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一方面强调为社会输送新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就业市场需求——两种考虑可谓一体两面,并不矛盾,相反现实中都能找到交会点。人才需求大的领域就业好,这些领域往往也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紧密相关,从这个角度看,新增专业可能免不了要“蹭热点”。
但是否所有的“蹭热点”都正当合理?显然并非如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突出就业导向,申报增设专业过程中明确要求高校充分调研社会需求,以扎实的人才需求调研数据作为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从这样的表述不难看出,增设专业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需求,二是高校办学条件。
社会需求很容易挖掘,倒是办学条件这方面,可能并非所有院校都能真正做到面对现实。有的院校自身实力不足,但推出的专业非常高大上,考生报考时容易被误导,毕业之后才发现并没有真正学到相应的知识,一旦去到就业市场,往往面临非常大的竞争压力。譬如近年颇为热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很多高校都增设类似专业,但从人才市场反响来看,可谓冰火两重天。办学实力雄厚的高校,这种专业的毕业生通常很好就业,而那些办学实力不足的高校,其毕业生的处境则颇为尴尬。
出现这种结果很正常,增设专业容易,但真正要把专业办好却很难。一所高校设置何种专业,除了要考虑社会需求,还必须与办学实力相匹配。遗憾的是,并非所有高校在设置专业的时候都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了降低招生压力,可能一些高校会不顾自身条件而一味蹭热点,这就需要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睁大眼睛,理性做出选择。其中的关键便是,选择专业要考虑就业前景,但也不必以此为决定性因素,而是既要考虑到专业的冷与热,也要顾及中意的高校是否有相应的办学实力。如此一来,便可获得“性价比”最高的结果,或许才能有效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