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广东今年高考作文要求围绕“本手、妙手、俗手”等围棋术语写感悟,专家点评:

懂不懂围棋不是决定作文成败的重要因素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6月08日        版次:GA07    作者:梁艳燕 孙小鹏 叶斯茗 李梓毅 程小妹 揭琪 伍曼娜

  广东2022年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广东今年的高考作文涉及围棋,不会下围棋的同学会无从入手吗?南都记者就此采访了老师和学生。

  考查的是三者的辩证关系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滕威点评了2022年全国普通高考语文新高考Ⅰ卷作文。滕威认为,懂不懂围棋不是决定作文成败的重要因素,实际考查的是“本手、妙手和俗手”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围棋入题,考生可能有一点蒙,没有学过围棋、不会下围棋怎么办?其实,懂不懂围棋不是决定作文成败的重要因素。”滕威认为,题目对这三个术语在围棋中所代表的意思,已经分析得非常清楚,这道题实际上是考查“本手、妙手和俗手”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滕威指出,作文主题谈的是基础和创新。如果没有基础,贸然去追求创新,去追求所谓的创造,就如同空中楼阁。如果有基础,但光是夯实基础,不去追求高远,也是固步自封的表现。另外,表面上是追求创新,但却是形式上的创新,内在基础不牢固,长远来看,这样的创新是一种伪创新,是损害长久发展的创新,可能就是俗手。

  滕威举例,比如从个人学习的角度来讲,一上来就天天做奥数题,或者小学学中学的知识,初中学高中的知识,高中学微积分,却忽视了基础的计算能力,就跟下围棋“三手”的关系一样。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如果不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打好工业、农业基础,那么就会影响国家发展的可持续性。

  如何把作文写好?滕威认为有四点:首先表达要流畅,逻辑没有矛盾。其次是要有说服力,所使用的例证要非常切题。另外要陌生化,不能总举所有人都知道的例子,会给阅卷老师造成审美、阅读疲劳。最后,回到高考作文的命题风向上来讲,还要有辩证性的思维方法,不能只强调前两点,要三者兼顾。

  考生表示作文题没有难度

  语文科目结束后,南都记者在考场外采访考生和家长,一些考生们表示作文题没有难度,在备考范围内。另外几位考生则说跟一模差不多。

  海珠中学的杨同学表示,作文题目是关于围棋的三个术语,“我把‘本手、妙手、俗手’分为三个段落,把人生比作为一场棋局来写”。崔同学认为:“就是自己要做好自己的根本,脚踏实地出发,才能飞向美好的蓝天。”

  13中考生张同学说,作文题是跟围棋有关,就是写“本手、妙手、俗手”三者逻辑关系的思考。张同学表示不难,“我们学校之前有做过类似的”。

  7中考生张同学告诉南都记者,对比往年的试题,觉得其实今年是会相对简单一点,“今年的作文题给了暗示,很明显的就是暗示你怎么写”。对于首场考试的感觉,张同学认为自己发挥正常,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语文后面两道选择题变成了两道主观题。

  “模拟”考

  面对今年的高考题,你会怎么写呢?高考作文题公布后,南都记者邀请多位教师、作者写作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基层调解工作,也有本手、妙手、俗手

  作者:古马,广州基层调解员,从事基层一线调解十六年

  围棋源于4000年前,黑白之间,蕴含着古老智慧。“本手、妙手、俗手”这三个围棋术语,更是其精华的体现。如何正确看待?对我们的现在和未来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下面我从一个基层调解工作者的角度谈谈看法。

  “本手”是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是各行各业要坚持的根本,并要结合各自实践不断丰富和深化。于基层调解工作者而言,掌握基本的谈话技巧,系统的法学知识,恰当的调解方法,是我们基层调解工作者的“本手”。民间纠纷千变万化,法律法规不时调整,调解契机稍纵即逝,需要我们调解员不断坚持学习法律法规,不断总结调解经验,下足“本手”,才能让我们面对纠纷时,能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表达,辨别他们提供的证据,从蛛丝马迹中觅得纠纷的客观事实,精准适用相应的法律法规,在“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度尺”的原则上,灵活适用恰当的调解方法,为纠纷的化解夯实基础。

  “俗手”是貌似合理的败笔,是各行各业要努力吸取的经验教训,并尽可能地避免发生。于基层调解工作者而言,切忌背离“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化解眼前矛盾甚至不惜“颠倒黑白”,如在调解过程中,利用自己掌握的当事人弱点,故意曲解法律,诱导当事人放弃相关权益,从而使得当事人就纠纷达成一时的一致;或是为了“政绩”,用不正当的手段满足个别人的不正当需求,营造表面的和谐。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当事人迟早会明白自身权益缘何受损,导致不仅原有的矛盾没能得到有效解决,还会引发当事人新的怒火,给社会的持久和谐带来负面影响。

  “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是各行各业努力的方向,追求的美好。于基层调解工作者而言,我们可以在做足“本手”工作的同时,碰到适合的人物和时机,倡导“引导纠纷化解正方向”的理念,让胡搅蛮缠给对方当事人造成附加损失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有理有利有节表达合法诉求的当事人在法治框架内获得额外补偿,如在一方聚众影响对方当事人正常生产经营时,依法从其原有应得的赔偿额度中扣除上述损失;在双方就调解金额快速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建议支付方额外支付一笔慰问金。以典型案例的引领辐射效应,促成社会面持续实在的和谐稳定。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新时代新担当,新时代新作为,让我们每一个人立足本职,脚踏实地,接续奋斗,“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美好生活一定会到来。

  世事如弈,深谋远虑者胜

  作者:朱绍旺,广州市白云区云英实验学校教师

  两军对垒,旌旗猎猎,黑白相峙,纵横捭阖,大开大合之间,樯橹灰飞烟灭。抹去历史的尘埃,尽览如画的江山,叩开厚重的朱门,带着一颗虔诚之心,走进棋盘变幻莫测的世界里。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一次对弈,就是一种人生。在这个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空间里,每个人都能酣畅淋漓地体验命运的跌宕起伏,都会找到自己最终的归宿。施策有别,结局迥异!有的人遵循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有的人采用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而有的人利用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

  纵观千古,无论是春秋时期鲁国弈秋,或是三国时期南阳诸葛孔明,皆于黑白光影的匆匆变幻之中,参透人生,洞察世事,将荣辱得失寓于棋盘,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每一个好男儿都有“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豪迈之情,于两军对弈之中,决胜紫禁之巅!

  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然而,一些初学者却好高骛远,舍本逐末,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难免下出俗手。

  王安石曾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真正通达人生之道,应该强基固本,只有根基打扎实了,才能独辟蹊径,沿着心灵的方向,奔赴诗和远方,欣赏另一番壮美的风景。这时,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哪怕遭到横眉冷眼,或冷嘲热讽,只要心无旁骛,以理想作帆,勇毅前行,就能抵达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否则,一味追求高妙之境,而忘却来时路,就会忘记初心,误入歧途!

  人生如棋,只有推陈出新者达;世事如弈,唯有深谋远虑者胜!

  面对人生这盘“大棋”

  作者:查世霖,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

  “本手、妙手、俗手”是下围棋的三个术语。

  “本手”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此法适合初学者学习演练。初学一门新技艺,就该遵循传统,不冲动,不激进,不好高骛远。要虚心学习,踏实进步,先把基础夯牢筑实。然后方“熟能生巧,巧而生精”。这样,才有可能使自己的棋艺渐趋化境。

  “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手法。这是棋手们所向往的美好境界。下棋的人都希望成为棋圣,都想像聂卫平一样风光和璀璨。然而,“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不愿一砖一瓦地一层一层往上垒,希图一夜之间封顶最高的那一层,这只能是“空中楼阁”,除了虚构,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同理,以围棋为例,只有从“本手”开始,循序渐进,认真学习,坚持锻炼,练就扎扎实实的博弈基本功,熟练掌握各种各样的招法和套路。身经百战,千锤百炼,苦心孤诣地深入钻研,方能悟出精妙绝伦的奇招妙法。那样以后,才会得心应手,妙招迭出,出神入化,使对手穷于应对,防不胜防。才能所向披靡,成为妙手。

  如果心浮气躁,自视甚高,务虚而不务实,基础还没打好,就一门心思钻营所谓的妙招奇招,梦想出奇制胜,一招克敌。那么,势必误入岔道,沦为“俗手”。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俗话说:“不会走路先学爬”。小孩子学步之前,“三翻六坐九能爬”,都需要经历这些过程。如果连爬行挪移都不能,大人却扶他站起来,想让他大步流星朝前走,甚而至于期望他发足狂奔,那怎么可能呢?!非但不可能,还会使他双腿一软,一屁股跌坐地上,把屁股跌得生痛;或者摔个“扑马趴”——虽然还没有长牙齿,不至于摔得满地找牙——但也会疼得他呜哇大哭,旁人见了心疼。

  要想掌握一门新的技能,不经过脚踏实地的学习,梦想一蹴而就,那是会“摔跟头”,会摔得“鼻青脸肿”的。

  人生就像一盘棋。为了下好这盘棋,我们应从“本手”慢慢过渡到“妙手”,避免成为“俗手”,把一盘好棋下烂,当心一步不慎,输掉整个人生。

  我们在生活道路上,要小心翼翼,“不会走路先学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认真走好每一步。这样才不会摔跟头。面对人生这盘“大棋”,我们要打好基础,牢牢掌握了精湛的“棋艺”,才能在生活中应付裕如。

  何期妙手,本自具足

  作者:杨昊鸥,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我是看网上教学视频自学到野狐2段的围棋业余爱好者,属于刚入门的水平。以前看陈祖德九段讲解古谱“血泪篇”的视频,讲到战酣之处,陈老会卖个关子问观众:“下一手下哪里好?下这里怎么样?”我见他手指向之处,往往是我心中第一选点,有点沾沾自喜。然后又听他悠悠说出后面一句话:“太俗了,下不出手。”不禁哑然失笑。

  我之所以喜欢围棋,是因为围棋的棋理与社会人生的许多道理相通。尚无棋力的时候,下得毫无章法,顾此失彼,满盘俗手,像极了初入社会的毛头小伙子,充满了可爱的颟顸孟浪。后来学过一些定式和棋谚之后,能够在棋盘上打一些有分寸的攻防,本手拆招,有点架势。所谓本手,简单来说,就是下那些自己有把握并且符合棋理的棋。

  本手有高下。从人生的角度来说,《庄子·逍遥游》里鲲鹏展翅的扶摇直上和蜩与学鸠的决起而飞,都是本手。这也正是我们这些水平不高的业余爱好者能够乐在棋中的趣味所在。

  在人工智能围棋横空出世以前,人们还津津乐道于惊天妙手,就是出人意料的胜势之招。后来随着人工智能横扫全部人类棋手,许多古今妙手已经被宣告其实并不成立。计算力超强的人工智能向我们展示了重剑无锋、流水不争先的终极制胜之道,那就是:只要每一步下对本手,则对手绝无施展妙手的可乘之机。

  以往人们喜欢谈论妙手,这种心态本质上是因为人们喜欢奇谋的戏剧性。如同我们喜欢看《三国演义》里的连环计、借东风、空城计,等等。以弱胜强,逆风翻盘,往往成为我们心目中的高光时刻。

  后来我慢慢发现奇谋在大多数时候并不能左右历史的大势进程。汉尼拔能够率领迦太基人翻过比利牛斯山,却无法最终战胜国力具有压倒性优势的罗马人。二战时期德国制定“巴巴罗萨计划”,想以闪电战速胜苏联。结果被拖入了失败的沼泽无法脱身。晚清的李鸿章再是长袖善舞,面对多个已经进入工业时代的老牌资本主义帝国,也只能做个可怜的政治裱糊匠。

  《孙子兵法》有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一个人的成长,乃至于一个国家的崛起,根本上并不依靠高光奇谋,而是依靠日复一日,看似枯燥无味的稳扎稳打。譬如我们的国家,没有在国际政治中翻云覆雨,却默默建成了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没有在全世界展现价值观上的傲慢,却默默完成了脱离饥贫的伟大壮举。今天,我们正在一步一步的本手积累中走向复兴。

  围棋是中国古人的精彩发明,是中国文化的精神缩影。它所蕴含的俗妙之辨,启发意义远超方寸之间,令人受益无穷。

  历年高考作文题(2000年后)

  南都记者搜集了历年来的广东高考作文题,你写的是哪个?

  2021:以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为材料写感悟与思考

  2020:以管仲鲍叔齐桓公为题材写发言稿

  2019: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2018:一封写给2035年的信

  2017:中国关键词

  2016:(漫画作文)巴掌与亲吻

  2015:不同途径感知自然

  2014:胶片与数码时代

  2013:富翁捐助三家庭

  2012:选择生活时代

  2011:回到原点

  2010:与你为邻

  2009:常识

  2008:不要轻易说“不”

  2007:传递

  2006:雕刻心中的天使

  2005:纪念

  2004:语言与沟通

  2003:感情亲疏和认识事物

  2002:心灵的选择

  2001:诚信

  2000: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链接

  红楼梦、围棋、双奥之城……

  “双减”后首次高考作文关注什么?

  6月7日上午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除了上海延迟开考外,目前七套高考试卷的语文作文题目已经新鲜出炉。作为“双减”政策后的首次高考,今年高考作文题目都有哪些?重点关注了什么?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带你来看。

  统计发现,创新、发展、未来等是今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材料中出现次数较多的高频词。

  比如,今年年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现了我国新时代风貌。全国乙卷围绕“北京:双奥之城”主题,从两次奥运会的比赛成绩、群众体育、科技亮点、交通支持、国家经济等方面呈现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梳理发现,今年高考作文题目中,时代榜样的身影随处可见:北斗导航系统科学家、95后女飞行员、90后青年工人、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

  比如,全国新高考Ⅱ卷选择科学家、摄影家、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典型,要求考生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高考命题专家指出,试题展示了新时代人才的精神面貌和风采,引导学生见贤思齐,“立志而贤则贤”,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

  今年高考是“双减”政策实施之后的首次高考。专家指出,命题在教考衔接上精耕细作,充分释放服务“双减”改革的鲜明信号。试题强调深化基础,严格依据课标,着意关联教材,创新试题形式;引导教学依据课标授课、提升课堂质量,引导学生减少“机械刷题”、提高能力素养。

  全国新高考Ⅰ卷、全国甲卷等的作文题目也体现了这一点。如全国甲卷给出《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情节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深入思考,发散思维。

  A04-07版

  统筹:尹来 游曼妮

  采写:南都记者 梁艳燕 孙小鹏 叶斯茗 李梓毅 程小妹 揭琪 伍曼娜 见习记者 韦娟明

  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钧 冯宙锋 黎湛均 邹卫 孙小鹏 马辉

  实习生:郑纬浩 谭书涵 谭炯昭 林心宇 张浣茹

  通讯员:李芸 闫云卿 杨秋明 梁锐佳 郑宇云 蔡紫容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