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南都智库发布周系列活动持续引发舆论热议。12月17日,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2021啄木鸟数据治理论坛,会上发布包括个人信息安全、《平台经济竞争监管》以及人脸识别应用场景等三份年度报告,北大法学院教授王锡锌、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等诸多业界专家学者与会,共商数据治理的难点与路径。
已经连续五年举办的啄木鸟数据治理论坛,持续关注个人信息保护、平台竞争监管以及人脸识别等互联网公共生态的痛点,透过150款App测评、240+个案例和10000份问卷,来揭示诸多平台与互联网产品在个人信息保护层面的合规状况、进展与依然有待改进的问题。
像人脸识别、个人信息保护、隐私信息获取等貌似老生常谈的问题,于普通公众而言可能因为频繁出现而难免有所倦怠。但在此番数据治理论坛上,无论是媒体智库报告还是学者主旨发言,都透露出相关行业问题依然严峻、“同志仍需努力”的浓烈气氛。
公众对“并不老”的个人信息保护等公共议题的疏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个体在权利维护路径上的选择有限性和参与乏力感,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对社会公共治理更强有力介入的被动依赖。正如北大法学院王锡锌教授所言,公民在个人信息保护上所呈现出的“隐私困境”,存在着某种态度上高度认同,但行为层面却可能反制乏力的情况。据南都隐私护卫队梳理,即便是2020年疫情期间发生的10余起个人信息泄露案,多数泄密者最终多被处以了行政拘留和罚款,而个人信息泄露的受害者群体鲜有在个案中获得补偿赔付的情况。
有必要指出,在社会公共层面,无论是国家的立法、监管和治理,还是公众隐私观念、权利意识的成长,整个社会对数据治理的共识基础在不断夯实,但市场主体在其中的合规化努力可能依然落后于公共期待。数据显示,被测评的150款App虽然做到了“历年报告以来首次”的隐私政策单独成文(没有出现嵌套在用户协议等其他情况),但这也只是在落实法律法规的最基本要求。不仅如此,测评中依然发现多款“隐私政策不易读”的App:隐私政策每个章节或者一股脑“直给”、不分段,或者页面字体大都出奇的小,疑似在人为增加阅读难度。
因产品合规化需求而必须要给出的隐私政策,却以各种不易、不便查看的方式顽固地给用户获取相关信息设置障碍,这可能不只是个别企业的细节疏忽,而是反映出对待合规性法律要求的消极应付态度.就像某些适老化、未成年人保护的互联网产品改造中,只有首页落实、内里却可以一成不变的情况一样。
依赖公民个体通过民事维权的方式在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上孤军奋战,或许有苛求的成分.基于此,尤其需要更多地激活和触发国家层面的执法监管介入,包括检察公益诉讼在内的司法努力,亦值得期待。作为担负社会职责的政府监管、学术研究以及公共媒体,有义务持续不断地对依然不容乐观的数据治理议题紧咬不放、继续深究。像啄木鸟那样执着,发现并消除数字经济发展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推动互联网生态的不断完善和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