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科学,战胜疫情,造福人类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12月13日        版次:GA02    作者:南都社论

  12月11日,以“探索未来、共享科学”为主题的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开幕。在生命科学分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实验室主任钟南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等就“科技战胜疫情”作主旨演讲,共话疫情发展走势与应对等诸多话题。

  科学必定探索,科学需要共享。后疫情时代,探索与共享既是科学研究的主题,也是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地球作为地球村的共同呼唤。防控疫情,具体策略或有不同,但基本共识大概一致:疫苗、药物研发乃是世界回归常态的钥匙。“病毒从哪里来、中间宿主是什么、怎么传给人类”“疾病的传播规律、致病机制、早期得病生理发展过程是什么”,钟南山院士的病毒之问,科学研究正是解答这些问题、带领生活恢复正常的关键。“世界如果不共享疫苗,病毒将会共享世界”“全世界人们都要认识到,病毒不会跟任何人谈主权,所以大家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努力”,高福院士的共享之呼,正是在百年不遇的重大疫情前,科学研究的应有之义。

  科学需要对话,对话促进科学。思想的碰撞向来能点燃灵感的火花,在科学家们通过论坛的互相对话中,科学通过交流实现了共享,为研究提供了启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科技委主任贺福初在本届论坛上介绍了新冠病毒肺炎的蛋白质组研究等几项基础研究的成果与进展。揭示了特定基因跟新冠重症性的关联。虽然是基础性、实验性的研究,但科学的进步正来源于基础性探索的点滴发现,而这样的探索也必将通过对话为防治新冠肺炎重症厘清一些思路、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某些经验与新知。

  大湾区科学论坛以“共享科学”为主题有两重价值,体现在生命科学分论坛上,便是为科学研究提供方向,为公共治理提供建议。就前者而言,高福院士呼吁科研工作者关注mRNA疫苗新技术,这将是生物医学的革命性变革。目前认为,mRNA疫苗通过对先天免疫力的综合刺激,能形成更好的保护效果,且生产周期较快,但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免疫反应与不可知后果,也成为mRNA疫苗尚未揭开的面纱。因此,mRNA疫苗有待进行更深入的科学研究。

  在公共治理上,钟南山院士在论坛提出继续注射疫苗;研制抗体药物;加强小分子药物和中药的研究;号召交叉学科、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四点建议。张文宏医生亦介绍了以色列防疫模式,在完成两针全程接种后实施开放政策,同时又迅速推动加强针的接种,这种做法在控制病死率和发病率方面表现很好。“不同形式的加强接种都能大幅提高两针接种以后抗体水平,都有利于开放的实现。”这些科研成果均为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下一步提供了科学建议,社会的良性运转便是以集纳科学成果,比较对照科学成果,进而选择最适宜本土的运行策略。

  科学有竞争也有共享,通过新冠疫情,科学的最终理想一定是共享的,因为在关乎生命、蔓延全球的病毒面前,只有世界共享科学的进步与成果,人员经贸的往来才能恢复常态,科学才能真正造福人类。习近平主席在致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的贺信中说,中国愿同世界各国科学家、国际科技组织一道,密切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重大科学问题研究,促进共性科学技术破解,深化重点科学项目协作,共同推进世界科学事业发展,更好造福人类。本次论坛正是通过提供一个平台,推动一番对话,联合一同研究,促进一项事业。

  期待大湾区科学论坛成为世界前沿科学交流的新基地,成为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的新起点。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