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
9月16日,河南省漯河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微信公众号发文,标题是《我是漯河城管,我不打老人》。在某地城管摔老太的新闻背景下,城管批评城管,这样的文章自然火了,不过,不久后,文章被删除。漯河市城市管理局告诉记者,此文系二级单位发文后觉得不妥,已重新修改发文。
那么,到底是哪里不妥了,漯河市城市管理局没说。
第一种可能性是标题有歧义。有网友看到此文后调侃称:“老人以外全打?”所以,文章被删除了。不过,看起来这种可能性并不大。标题的意思,大多数网友都不会搞错。文章的配图,是一位身穿城管制服的工作人员扶着一位老太太。有网友就说“敢于公开发声,跟‘打老人的城管’划清界限,难能可贵。”可见,歧义即便有,但也影响不大。
另一种可能是,因为批评了同侪,所以,有了压力就删除了。扔老人的是江苏南通城管,发文章的是河南漯河城管,隔着省份,不管是有协调也好,还是没协调自觉删文也好,总之,删除或许出自一种默契:不相互批评。城管人员,不管是有编制的公务员也好,还是劳务外包的临时工也好,总要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里的君,当然是指人民群众,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是他们的宗旨。
这个宗旨下,只该有人民的位置,只有同为人民服务的关系,而不应该有其他的关系。即便同为城管,也不能相互遮掩。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搞毫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做“老好人”,更不能顾虑同侪关系、做“糊涂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优秀传统,不同地区的相同部门之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可以“红红脸、出出汗”,可以“排毒、治病”,增强“免疫力”,使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达到深挖根源,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与能力。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我是漯河城管,我不打老人》这样的文章,应该更多。
当下,随着网络的普及,各级职能部门都有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一般来说,只要设立了一个部门,就会有相应的考核,既然做了自媒体,考核无非就是阅读量指标,而这个指标很可能会导致偏差。为了实现这个指标,就要追热点。河南漯河城管发文,也是出于同样的机制。在关注此事的人看来,这一次做得不错,是敢于批评错误的行为。但基层微信公号,难免水平有限,很多时候,追热点容易出纰漏。其实,很有可能,这个公号并不是真想批评,只是想抖个机灵,追个热点,但客观上起到了批评的效果。
现在年轻人在网上是多数,而且他们更活跃,因此更突出,但官方职能部门,服务的是所有年龄段的群体,不能为了迎合年轻人,就变得轻佻,使用一些大众看不懂的语言、表情,这都不符合行政的规范。在这一点上,媒体倾向不能超越行政规范。
总之,官方微信、微博等形式,也要注意其负面影响,而不打老人作为一条城市管理的底线原则,成为公号“比优秀”的头条则更值得思考。 □刘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