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州天河区猎德村的一间教育机构,老师在给学生进行课业辅导。 南都资料图
曾经是互联网行业内提供新职位的“大户”,如今教培机构大量被“优化”的人员去向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有教育行业资深人士建议,培训机构里有一大批教师在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辅导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政府可适度增加学校的教师编制,将他们吸纳进教师队伍。
“宇宙补习中心”遇冷,多家机构人去楼空
北京市海淀黄庄曾汇聚一众知名教培机构,一度被称为“宇宙补习中心”。8月12日,南都记者实地探访部分写字楼发现,多数培训机构人去楼空,尽显冷清。
位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附近的银网中心,是中关村有名的甲级写字楼。南都记者走访发现,二楼的学而思培优大门紧闭,张贴着“出于疫情防控需求暂停业务”的公告。再往上一层,高思一对一的办公场所已搬空,玻璃门上只留下一张招租告示。不远处,理想大厦一楼的高思教育门店也已搬迁,家长如要联系需到大钟寺校区。
同样位于银网中心的理科前线、豆神大语文、新东方、杰睿教育等多家教辅机构也不见学生和家长的身影。门前冷落,空余一张张停课告示或招租启事。
正值午休时段,一位理科前线的员工告诉南都记者,“我们已经停课许久,不知道何时才会开工。学科类肯定是不能补习了,还不知道未来怎么调整。”
教培行业大规模裁员,有老师遭遇欠薪
门店关停、业务收缩后,多家教培机构相继传出裁员的消息。
7月30日,掌门教育创始人张翼在朋友圈透露,公司正在加大素质教育的投入,不得已送别一些业务的伙伴;高途创始人陈向东发内部信直言:“非常非常抱歉,不少小伙伴将不得不离开”;好未来创始人、CEO张邦鑫表示肯定会裁员,将关掉没有需求的业务。背靠字节跳动的大力教育也没能出奇迹。8月5日,一张朋友圈截图在网上流传,称字节跳动教育板块全部被裁。对此,字节跳动并未公开回应。有知情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裁员消息属实,被裁的员工已拿到N+2(工作年限+2个月工资)补偿。此次裁员主要针对受政策影响较大的业务线,而非整个教育板块。
受资本热捧的K12教培“遇冷”。资本退潮后,一些企业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的危机浮现。
近来,巨人教育教职工集体讨薪的事情引发行业关注。8月10日,该公司发布致全体员工信提到,公司经营暂时陷入困境。转型方案未确定前,暂缓一切支出。
成立于1994年的巨人教育,是一家专注5-18岁青少年全学科教育的老牌机构,2018年8月被精锐教育全资收购。而后者的日子也不好过,精锐教育近期宣布收到纽交所的警示函——因为连续30个交易日,公司最低交易价低于每股1美元。
栗志教育一名员工则表示,公司破产清算只支付底薪的30%工资,目前有100多名同事提起劳动诉讼。“资本的泡沫褪去,留下一地鸡毛。”一名刚离职的K12在线教育机构员工感慨道。
从人才“缺口”变人才“出口”
对于在线教育行业而言,疫情为行业发展起到巨大作用,人才需求急剧上升。就在今年初,多家在线教育企业就相继启动2021届春季招聘会。根据拉钩招聘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春节后,在线教育职位投递指数持续上涨,在线教育行业人才需求一度出现较大“缺口”。
但猎聘最新数据显示,二季度的新发职位无论同比和环比都出现较大波动,导致了在线教育企业从人才“缺口”转向人员“优化”,大量人才开始从在线教育行业“流出”。
据猎聘数据显示,在线教育二季度新发职位比一季度大幅下降13.50%,而在今年上半年,在线教育人才期望薪资小于当前薪资的人才占比20.19%,其中期望平均年薪更是比当前平均年薪低了38.55%,猎聘方面的分析指出,期望薪资低于当前薪资,表明求职者有降薪跳槽的意愿,而这部分从业者不惜自降身价,只为在当前严峻形势下可以尽快找到新的就业机会。
虽然在线教育行业迎来了“退潮”期,但是对于从业人员而言,凭借自己的技能,在模式相近的互联网同行内寻找新的就业机会相对容易一些。
据拉钩方面的数据显示,2021年7月,在线教育行业人才的月度人均登录频次高达92.8次,是互联网行业的1.85倍。在线教育行业的人才求职意向中,内容资讯最受欢迎,有6%仍将在线教育行业作为首选。在有求职意向的在线教育人才中,运营岗位占比高达19%,求职需求最高。其次为销售、技术开发、设计及产品。
追问
开学在即,面对“双减”,学校最需要做的是什么?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从教学改革和课后服务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面对“双减”政策,学校最需要做什么?
A
以双减为教学改革契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双减”政策对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家庭三者的功能进行了重构,学校要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上发挥主导作用,满足学生对教育的全部需求,原本由教育培训机构承担的教育需求,要转由学校完成。这在短期内将对学校形成很大的挑战。但是换个角度看,学生回归课堂主阵地,对于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契机。学校是主动作为还是被动应付,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首先,学校要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一定要考虑全体学生的情况,实施“零起点”教学。过去有些教师课堂上不好好讲,让学生课后上培训班“找补”,这样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今后,课堂上没解决的问题,课后也还得由学校来解决。更重要的是,学校的课堂教学要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短板,相反却是培训机构的强项。如何推进分类、分层教学改革,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学校要加强研究并付诸实践。
其次,学校要提高作业布置的质量。作业具有检验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促进拓展应用、反馈改进教学的功能,是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双减”政策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作业量减少了,对作业的质量就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应在作业布置上,精心选择内容、精准针对不同学生、精确校正课堂教学、精细反馈作业情况。作业布置不能完全围着考试打转,要通过作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思维品质,作业的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化。学校要加强作业的互动答疑工作,这是提高作业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重要环节,学校在这方面要做好专门的制度设计和安排。
再者,充分利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拓展学生素质。按照“双减”政策规定,每天放学后学校会增加约两小时的课后服务时间。学校应好好利用这两个小时,与日常课堂教学结合,进行整体性设计安排,做好作业的答疑反馈,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在完成学科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应重点进行素质拓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体育类课程或活动,为学生特长发展提供指导和舞台,为综合育人提供载体。
B
三方协同,借力外部资源解决课后服务难题
落实“双减”政策,搞好课后服务工作,不是简单表表态、喊喊口号就可以做好的,学校要想办法解决一系列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需要家长学校协同配合;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规范治理校外培训,主要靠政府推动;而做好课后服务,解决学校面临的人、财、物等方面的问题,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向协同努力。
按周一到周五每天增加两小时课后服务时间计算,这段时间那么多学生在校同时开展学科学习或素质拓展活动,需要的教室、活动场所、体育及艺术器材等,比日常教学都要大,这不仅会导致空间资源及硬件设施的不足,还会给教学组织安排、安全管理工作等带来挑战。
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造成师资力量的短缺和教师工作量加大。如何在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同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解决硬件设施及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打破校园围墙,适当借鉴国外“社区学习中心”的模式,充分利用好学校周边社区、企事业单位的资源。比如清华附中发挥背靠清华大学和附近中科院科研院所众多的优势,引入专家资源,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探索活动,利用毗邻的圆明园的资源,开设了“走进圆明园”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可探索组织部分优秀公立学校,开发优质在线教育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资源共享。
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政府要适度增加学校的教师编制,培训机构里有一大批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感、育人意识,特别是他们在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辅导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学校可以通过招聘的方式将他们吸纳进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与一些有资质、有特色、服务质量和社会信誉较好的社会培训机构合作,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实施“双减”后,我觉得还有一项工作不能忽视,那就是要重点研究如何满足两类学生的发展需求,一类是成绩特别差的,另一类是成绩特别好的。对这两类学生都要加强针对性的辅导,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目前多数学校教师在这方面还存在短板,需要加强培训,特别是要研究如何充分发掘学生潜质,做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大声公
地方多措并举推“双减” 半月通报一次
“双减”政策落地20多天,余震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波动。目前,地方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落实工作。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各地“双减”工作重点包括学校的作业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达标情况、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情况、违规培训广告查处情况等。
作为试点城市之一,上海表示将提高校内课后服务质量,在全覆盖实施小学阶段校内课后服务基础上,推动公办初中开设校内课后服务。为给中小学生“减负”,上海提出小学阶段不进行期中考试或考查,严禁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联考或月考。
在行业治理方面,成都将校外教培机构管理与大数据相结合,对机构的培训内容、教员、学员、缴费等情况实施实名制管理,支持和鼓励机构探索“先消费、后付费”运营模式。广州也关注到教培收费问题,要求通过第三方托管、风险储备金等方式,对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加强对培训领域贷款的管控,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的发生。
将“双减”落到实处,远非一夕之功。8月11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再度下发通知,要求各省对“双减”工作落实进度每半月通报一次。对于没有落实和整改到位的情况,教委将在“双减”曝光台上通报,并启动相关问责程序。
互联网教育专家、素履咨询创始人郁苗告诉南都记者,“双减”在教培行业引发的余震还将持续一阵子,具体时间长短与执法力度、社会环境、配套措施等方面相关。
声 音
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政府要适度增加学校的教师编制,培训机构里有一大批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感、育人意识,特别是他们在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辅导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学校可以通过招聘的方式将他们吸纳进教师队伍。——清华附中校长 王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