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了半年之后的银行板块昨日再度强势走高,并将大盘拉回3500点附近。
此前,因经济下行预期升温、银行让利担忧重起、新能源行情虹吸效应等,银行板块回调显著。刚刚披露的公募基金二季度持仓,公募基金经理大笔减持市场估值水平低且盈利能力良好的银行股资产。目前,八成银行股破净,甚至部分大股东都抛弃了。
本周开始进入银行中报季,资金会否趁银行中报业绩超预期进行新一轮的布局?
银行指数跌回去年低位
8月9日,申万银行指数大涨2.62%,银行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下跌4.61%。目前银行指数已经跌回2020年9月底的位置。
事实上,今年银行板块上半年逐渐走强,银行指数1月到5月26日,涨幅达到14.28%。5月27日银行指数开始大幅回落,从5月27日至8月6日,银行指数跌幅达到18.65%。
另一方面,银行股走势分化严重。截至8月9日,今年累计收红的只有10家,收跌的有30家。两家刚刚上市的银行瑞丰银行、齐鲁银行涨幅最高达到36%和24%。江苏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涨幅分别为23%、14%、11%。此外邮储银行上涨9%。
股价累计跌幅最大的银行是厦门银行,跌幅达到32%,此外郑州银行、青农商行跌幅分别为22%和20%。民生银行跌幅19%、光大银行跌幅11%。跌幅超过10%的银行达到14家。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大型国有银行跌幅在5%以内。
机构资金流出
“今年5月底以来,A股银行板块显著回调,银行板块大幅回调,主要是两方面因素。市场对经济下行的预期升温,特别是6月中旬融资平台信贷收紧政策加强了这一预期,引发市场担忧银行未来基本面”。招商证券银行分析师廖志明对南都记者分析称,近几个月,新能源、半导体行情火爆,导致机构资金虹吸效应,机构资金明显流出银行板块。近期机构重仓的优质银行标的,包括招行、平安银行和宁波银行等股价大幅下跌”。
事实上,公募基金二季度持仓印证了分析师的说法。二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重仓A股中银行总市值约为1022亿元,较一季度环比减少15.5%,持仓占比较一季度回落1.6个百分点至4.0%,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6位。银行板块仍然处于低配状态,但低配幅度有所收窄。
从持股占比来看,二季度大部分重仓银行持股占比较上季度有所下降,占比前三名的银行分别为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和平安银行。不过,这些个股依然是公募基金核心持仓股。
超10家银行被大股东减持
银行股也遭遇到大股东的“暴击”,部分大股东也加入抛售行列。
8月3日,杭州银行发布公告,股东中国太平洋人保将减持杭州银行5929.997万股,减持数量占总股本1%。这是一周内杭州银行第二次发布股东减持公告。
对于本次减持,中国太保回应称:“高度认可入股以来杭州银行创造的良好业绩。本次减持是根据战略资产配置的需要,属于常规投资操作”。除中国太保外,中国人寿也减持了杭州银行。股东减持公告发布后,杭州银行股价大幅下跌。自6月1日至8月6日收盘,累计跌幅达到27%。
8月3日,民生银行也公布股东减持公告。民生银行股东中国泛海控制的隆亨资本因触发贷款协议约定,导致民生银行H股被股东减持1.19亿股。
今年以来,成都银行、宁波银行、无锡银行、华夏银行等超过10家城商行或农商行也先后遭到股东不同比例减持。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共有13家银行主体信用评级被下调,或展望调整至负面。
部分基金左侧布局银行股
目前,银行股二级市场市盈率普遍偏低。银行板块估值约为0.68xPB,处于近十年来历史低位。行业分析师认为,当前行业动态PB(市净率)处于历史底部空间,银行板块基金仓位仍处于深度低配状态,安全边际高。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基金大咖似乎在左侧布局优质银行的机会。二季度,易方达基金经理萧楠增持了招商银行;兴业全球基金经理谢治宇分别增持了平安银行、兴业银行;鹏华基金经理王宗合买入宁波银行、招商银行。
银华基金明星基金经理李晓星野也配置了银行股,其团队认为,轻周期股以银行为代表,受基数影响,二、三季度业绩增速较快。银行的净息差平稳上行,资产质量持续夯实,银行是价值股中较好的行业。
“近期银行板块经历了大幅回调,与基本面好转的趋势背离,随着银行中报逐步披露,有望催化一轮中报业绩行情。”国信证券研报表示。
华西证券分析师刘志平预测,银行中报业绩有较强支撑,基本面改善趋势明确,长期看降准维稳宏观经济和流动性,利好银行外部经营环境。目前板块指数静态PB降至0.68倍低位,行业估值中枢仍有回升空间。
采写:南都记者 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