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南海县社区利用红色文化引领社区微改造、洋楼活化

老房子不能只做展览馆 变身特色民宿“秀出”岭南文化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5月28日        版次:GA04    作者:叶孜文

  图为惠吉西牌坊。

  

  青石板路、大榕树、不逊色于东山口的红砖小洋房群,还有充满红色印记的历史文化遗存,这里是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街的旧南海县社区,一头连着福泉一巷,一头连着中山六路,入则自然宁静,出则热闹繁华。2018年旧南海县社区纳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老旧小区改造试点。经过两年多的社区微改造,百年老街焕然一新,在发展过程中“留住记忆”“记住乡愁”,让老城区焕发出新活力,老街坊的生活也实现了幸福蝶变。

  社区微改造

上门收集群众意见

  

  从牌坊口往巷子里看去,每一栋小洋楼廊檐上都挂着一串串红灯笼,街坊们种植的花草都摆放到了家门口。“这些花草都由惠吉西幼儿园的小朋友认养,微改造让群众由衷感到社区的美好,他们希望通过花草来装点小区。”六榕街党工委书记张慧敏介绍道。

  在社区微改造期间,六榕街道党工委、旧南海县社区党委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理念,“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充分尊重居民意愿。

  “我们让居民作为社区主人翁与专业设计团体无缝对接,让最广州、最有情怀的社区变得更有温度、更有内涵。”张慧敏表示。

  8次居民征询意见会、600份居民问卷调查表、100余条微信群信息、6条微改造信息平台公众号信息、电话征询居民群众约1200人次……共征得居民群众对微改造的意见建议26条,并纳入微改造整体的建设方案。

  “当时是社区工作人员一家家上门收集我们的意见,改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生活和出行上的不便,我们将问题反映到社区,他们就会及时跟我们沟通。”街坊李女士说。

  据张慧敏介绍,在旧南海县社区内生活的老人比较多,微改造也从细节出发,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小区公共部分项目除了主要的‘三线’整治、安装小区照明设施、维修小区道路及楼间破损甬路等等,还针对老人的需求修复楼梯踏步及扶手,也按他们的需求,在巷子里设置了供老人休息用的长椅。”

  除此之外,社区还借助微改造的契机,以养老、医疗卫生、社会服务、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为主要回应内容,优化公共服务场地资源,打造旧南海县社区党群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居委会办公场地三合一,强化党建属性,为群众提供多层次、优质、便捷、精细的服务。如长者饭堂除了每日提供300份午餐到户给辖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还会为他们组织手指操以及一些小组活动、健康讲座等。

  

挖掘红色资源

打造社区党性教育基地

  

  据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叶露雅介绍,旧南海县社区历史文化遗存较多,分布1处文物、72处民国时期的传统风貌建筑线索,包括清代将军府遗址、《大公报》报社旧址,还有集岭南民居特色和西洋建筑风貌于一体的华侨房屋建筑群。华侨房屋建筑群也是著名作家欧阳山代表作《三家巷》的原型地。

  《三家巷》是以上世纪20年代广州的沙基惨案、省港大罢工等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周、陈、何三户人家之间的渊源与矛盾,以及家族子弟在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和走向。

  为了更好地讲述《三家巷》与旧南海县社区的故事,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与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研究院深度合作,在项目现场建立“又见三家巷——旧南海县社区艺术介入微改造工作坊”,打造“三家巷”社区党性教育基地,集中展示著名革命小说《三家巷》的历史事件和革命先辈在越秀的事迹,并将其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主授课室,融入“家门口红色电影院”功能,开展“跟着总书记学党史”系列活动。此外,“三家巷”故事浮雕墙则展示《三家巷》所涉及的历史事件。

  旧南海县社区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多渠道发动党员学习,邀请在职党员到社区开展“行走中的红色党课”活动。利用社区党性教育基地,每周二、五上午免费播放红色电影,从今年4月开始共有20多个单位到基地开展“学党史”主题活动。社区党委还与辖内惠吉西幼儿园共同开展“讲故事 学党史”主题活动、党史进校园、红歌传唱、参观党性教育基地、观看红色电影等适合小朋友的学习活动。

  

每幢房屋的整治

都力求保持建筑原真性

  “上世纪30年代,这边的小洋楼里就已经有了抽水马桶、浴缸,都是华侨们从海外运回来的。”张慧敏说,那时候归国华侨正是看中了这里闹中取静的环境而委托华侨置业公司在这里建起了一批小洋楼,“东山口那边比较多的是别墅,而这边是洋楼。”

  如何活化这些有价值的洋楼?旧南海县社区不但保存了两街三坊的街巷格局,对于社区内的72处传统风貌建筑线索也进行了修缮整治,每一幢房屋的整治方案都征询专家意见,立面以清洗为主,更换破旧门窗也尽量用回原样材料,力求保持建筑的原真性。

  如今走进惠吉西二坊12号,这个民国时期的小洋楼已变成特色民宿。老板黄文峰是一位地道的“老广”,他说,老房子不能只用来做展览馆,让游客体验当地文化才能发掘出它们的价值。民宿的房间设置成广绣、广彩、木雕等不同主题,吸引很多想体验本地人生活、了解岭南文化的外地游客,也吸引了很多来一解乡愁的回乡归子。

  而在社区居委会旁边开设的艾菲美术则是由在此地土生土长的80后谢碧茵所开办。“我希望现在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有更丰富的学习活动。”谢碧茵美术室招收的学生多数都是周边街坊邻里的小朋友,“他们的爷爷奶奶很多都是看着我长大的,现在我又看着这些爷爷奶奶的孙子孙女成长,这种乡愁的传递给我很大的工作动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艾菲美术特意邀请画室学员们和附近的社区街坊,通过手绘形式,共同制作一幅10米长画。谢碧茵介绍,“长画运用红、黄、黑、白四个醒目的色调,把几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和旧南海县社区都融进画面,结合‘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的寓意,展现我国科技进步社会飞速发展,表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懈努力,与时俱进,用勤奋勇敢智慧描绘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历程。”

采写:南都记者 叶孜文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