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
为严格规范社区团购经营行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商务部22日召开规范社区团购秩序行政指导会,阿里、腾讯、京东、美团、拼多多、滴滴6家互联网平台企业参加。会议提出“九不得”,包括不得通过低价倾销、价格串通、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方式滥用自主定价权,不得利用数据优势“杀熟”、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多个方面。
近一段时间以来,围绕社区团购的诸多讨论迫切需要有关部门给社区团购定调:究竟是它抢走菜贩饭碗,应该对其进行限制,还是社区团购属于互联网创新,但也需规范发展。目前看来,对于社区团购这一新事物有关部门秉持了审慎开放的态度,确定了社区团购存在和发展的大前提,在不扰乱市场秩序和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规制下有序试验社区团购这种全新的买菜方式。
梳理社区团购的争议,大致有三:第一,是社区团购将影响菜贩生计甚至取而代之的批评;第二,是社区团购形成规模后利用支配地位扰乱市场并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担忧;第三,是关于企业创新应是星辰大海还是市民生计的价值取向的讨论。
显然,“九不得”的出台瞄准的就是第二项。近些年的互联网创新,从充电宝到订票外卖,先低价再抬价、VIP高价新用户低价的套路总透露出浓浓的“韭菜风”,正因为如此,即便是正在享受着低价补贴的用户也不免有各种各样的担忧。所以,才需要规制,既不能低价抬价把菜价搞坏了,也不能竞相比低价争夺支配性地位并滥用,更不能对消费者“杀熟”,违规收集个人信息。“九不得”的背后是《价格法》《反垄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精神和规定在社区团购上的具体体现。
值得关注的是,既有法规已经对违法情形做出了明确规定和表述,照理说,如有违法行为,直接走法律程序,按法律条款办事就可以了,但有关部门还是单独拎出了相关的具体条文并一条一条安到社区团购上。这表明,菜篮子的事不同于简单创新,虽然社区团购可以试,但也有必要提前打好“预防针”,审慎的开放即是要求进行规范的创新应用。
规范了市场创新的一面,在考虑社会经济地位的因素下,不可忽视市场变革过程中有关菜贩的一面。买菜总需求不变,供给主体的多样必然形成主体间的竞争关系。直接受冲击的便是菜贩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有必要抽离两种情绪,既不把菜贩想象成六七十岁在寒风中蹲在街边卖菜的老者,也不能忽视地区、家庭储蓄、受教育程度、技能掌握的差异把部分菜贩的再就业视为理所应当。如果这个群体终有人退出,针对困难或确有需要个体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方向的指导甚至再就业技能的培训都应该纳入考量。
对于社区团购,有专家表示,类似互联网平台的经营方式作为一种全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呼唤创新监管方式”,要让“九不得”不成为一纸空文,监管方式必须跟上创新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