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展抑郁症防治,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9月13日        版次:GA02    作者:南都社论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9月11日消息,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有关要求,加大抑郁症防治工作力度,鼓励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探索开展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

结合《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的一些数据,能找到卫健委针对抑郁症防治专门出台工作方案的内在动力。2019年,卫健委在《行动》中提到,近年来,我国以抑郁症为主的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抑郁症患病率达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这个数值并不低,由个别抑郁症所引发的悲剧也在要求相关部门对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目光。

这样的背景下,新方案在2018年卫健委编制“心理健康素养十条”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化。除了要求加强防治知识宣教、强化心理热线服务、及时开展心理干预等常规动作外,有两点值得关注。

其一,在事前检查方面加大了力度,提出要开展筛查评估和提高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能力。要求医疗卫生机构、体检中心、高等院校等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抑郁症筛查;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院、中医院等开设精神(心理)科,加大对非精神专科医师的培训,提高抑郁症识别和诊疗能力。

这两项工作开展起来可以说既不容易但又十分有意义。不容易在于方案提出的抑郁症筛查的规模具有准全民性,不仅涉及卫生机构、体检中心、高等院校的服务能力,还牵扯到事后的资料统计,因此面对一个如此复杂且规模巨大的筛查工作,怎么做值得关注。不过,这份筛查工作又是值得期待和想象的。筛查摸底意味着干预的可能,而提高非精神专科医师识别抑郁症的能力,又可以让一些尚未发现自己心理健康隐患的公众得以早早发现问题,避免情况恶化。

第二项关注点是,卫健委在方案中划分了重点人群,提出要加大重点人群干预力度。针对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高压职业人群,分别提出心理健康服务措施。这一重点人群的划分本身就具有十足的意义,对每个普通人也具有提示的作用。但是,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此类重点人群,卫健委应该怎样利用自己的优势有侧重和有差异地开展干预工作?以青少年为例,教育部此前已就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多次发文,提出必须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老师等措施。因此,当卫健委也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显然有必要拿出独门本领,或从医学上对目前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开展指导工作或提供改进建议,或与教育部门和学校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而对于那些目前尚未有直属关照的重点人群来说,卫健委要做的工作应该更加细致,确保把方案中的一句话变为生活中的实际行动。

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当然避免不了面对如何保护隐私并在此基础上避免歧视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和老年人来说,他们可能更在乎周围人如何看待自身,尤其希望不被他人以“病人”看待。从这个角度上,避免歧视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实际隐私信息的保护,避免因信息泄露招致周边人的非议;第二则是避免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的歧视,认为自己患上抑郁症之后与别人变得“不一样”了,让其以“抑郁症”的视镜去看待并解读周围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

可以说,方案中六项重点任务的每一项都不是那么容易,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份工作才更加有意义,因而也更需要做好更周密和充分的准备。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