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建大湾区中轴,广佛协同发展需夯实支撑体系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9月05日        版次:GA02    作者:南都社论

近日,广州、佛山两市携手编制《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下称《总体规划》),提出在广佛197公里长的边界两侧,选取629平方公里极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合力建设包括“1个先导区和4个片区”的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推动两市在各个领域实现全面互联和深度融合,逐步实现广佛全域同城化。

《总体规划》提出的愿景十分宏大,毫无疑问将成为广佛同城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总体规划》的核心是通过资源共享,以跨界共建平台先行试验更高层次同城化。“广州南站—佛山三龙湾—广州荔湾海龙”作为先导区,依托交通枢纽优势,规划共建广佛科技城、文化新纽带和双向开放的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新极核;而“花都—三水”、 “白云—南海”、“荔湾—南海”及“南沙—顺德”四个试验区,分别往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数字经济、广佛商贸以及自贸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方向发力。根据规划,广佛将以29条跨市轨道作衔接,共同培育30个产业平台。中期目标为2025年,贯通大湾区东西两翼的大湾区中轴地位基本成型。

将广佛的优势融合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在试验区进行资源共享的方式实现,正是城市协同发展的题中之义。

广佛同城已正式推进了11年,从一开始,就是冲着“1+1>2”的协同发展资源共享模式去的。这11年来,广佛同城协同发展,促成了全国首个跨区域综合规划出台,亦完成了国内首条城际地下轨道交通线路开通。从打造超级城市到构建区域创新格局再到极点建设,政府推出的广佛同城化概念不断升级;而来往广佛居住工作的候鸟群体亦不断壮大,民间融合发展从未停步。广佛的交通距离虽不断拉近,合作向来紧密,却依然是两个城市。似乎广佛同城化的确一直在推进,却有点不温不火的,未能取得重大突破。

城市间的协同发展,需要好的规划,但不能仅限于好的规划。《总体规划》提出的宏大愿景,有理论支持也具可行性,但要真正落地,除了宏大而美好的规划蓝图,还需要完善的支撑体系。否则,完美的规划可能会在落地时遭遇困难,变为空中楼阁。

此次《总体规划》最大的亮点,不只宏大愿景,还有对支撑体系的重视。一方面,是调整财税界限,提出“探索建立利益共享的财税分成机制”。财税支持是项目推进、平台发展的根本和前提,如果项目成本按何比例分担、项目收益如何分配均无标准,则很可能在相互协商中浪费时间,甚至浪费资源,令项目无法落地,资源共享自然也无从谈起。而如果能探索出利益共享的财税分成机制,形成可推广的经验,至少项目资金可得保障,相关方面亦更有动力推进项目,可大幅度激活同城化深度合作,也是项目落地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是打破行政藩篱,强调在试验区内先行先试跨市“一照多址、一证多址”企业注册模式,建设统一开放、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的营商环境,完善社保、医疗、养老等跨区域服务机制等。政务服务打通,一直是同城化的难点,目前两市跨城通办的政务服务事项已达1426项,但仍未达到服务互联的程度。不少广佛候鸟都表示了对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资源未完全打通的无奈,无论心理感觉有多近,一进办事大厅就意识到广佛依然是两个城市。打破行政藩篱,是实现要素流动的重要一步,标准互认、社会保障系统跨区域服务,无论对企业发展或民众生活而言,均至关重要。

共建大湾区中轴,广佛同城化奔向新高度,更需要支撑体系的完善、到位,让协同发展得以顺畅,才能让广佛在同城化道路上快速前进,融合发展,实现共赢。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