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党支部十余位党员集体参观了“众志成城——致敬抗疫者”展览。
8月8日下午2时半,广东省博物馆三楼电梯口,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吴义和南方都市报首席摄影记者钟锐钧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是共同经历了两个多月“过命的”岁月后,他俩在广州的首次相见。
8月4日至9月10日,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广东省博物馆联合南方都市报推出“众志成城——致敬抗疫者”展览,致敬每一位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勇敢战斗的人。市民可以“广东省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进馆。
作为广东驰援武汉抗疫的重要力量,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医务人员也是本次展览的重要角色。8月8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党支部十余位党员集体参观了“众志成城——致敬抗疫者”展览。“展中人”走进展厅,遇到南方都市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武汉报道团记者,现场互动感人至深。
展中人走进展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东闻令而动、倾力支援湖北。从2020年除夕夜到2020年4月10日,全省先后派出2493名医疗队员,奔赴湖北武汉、荆州等地,紧急调配各类物资,千里驰援。
500余幅抗疫照片和121件的抗疫证物,记录前线医护人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奋斗的身影。
“这是医护人员在出发时按下的一个个红手印,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提供。”导赏员介绍时,不少来自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举起了手机,拍下这张照片。
在诸多影像作品中,有一张拍下了暨大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陈丽为患者进行插管处理的情景。
“插管工作又被称为‘插管敢死队’,非常危险。”伴随着导赏员的讲解,曾奔赴湖北前线救援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仿佛重回在前线奋战的那段时光,讨论起自己在前线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那段经历。
追忆湖北抗疫前线峥嵘岁月
在此次展览中,最亮眼的当属“疫痕”部分。广东省博物馆与南方都市报设计团队联合再现了全城为医护者亮灯的场景。场内两堵人物墙,做成高5米的巨大灯箱,灯箱上是一张张前线医护人员摘下口罩的脸。灯亮起时,500余张医护工作者布满压痕的面庞闪烁,震撼人心。
吴义则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进病房时,在汉口医院隔离病区碰到记者的情景。从第一天开始到最后,这位记者一直跟着广东省援鄂医疗队进行拍摄,到了深夜都在兢兢业业地拍摄。“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南方都市报记者赵明。”吴义说,他拿到了很多第一手的资料,也用视频记录了陈丽做胸外按压的全过程。“那个视频获得了300多万点击量,很多不是学医的朋友也会把那个视频转给我看。在这次抗疫中,记者们的表现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最后,吴义用“峥嵘岁月”为那段援鄂的日子做了一个总结,而陈丽则用“无悔”形容2020年初近3个月的前线奋战时光。
南都人讲述幕后故事
“疫痕”很深,但面孔依然最美:快乐、平静、自信、坚定……这组感人至深的照片来自南方都市报首席摄影记者钟锐钧。谈到拍摄这组照片的灵感,他回忆起去武汉之前,在网上看到医护人员自拍时布满勒痕的脸。“当时,我就想要不要用人物摄影的方式把它展现出来。”在去武汉之前,钟锐钧特地带了一个相对简单的灯光装置。
到武汉后不久,他便守在缓冲区外,一手举灯,一手持相机,请刚结束工作的医护人员拍照。“打光对展现他们脸上的细节非常有帮助,如果是自然光,光影关系就不那么锐利干净,冲击力也有限。”钟锐钧表示。
将500多名前线医护人员摘下口罩的脸“搬”至广东省博物馆的是南方都市报的设计团队。
“起初我们想把2000多人的全部医务工作者展示出来,做一整块的弧形电子屏,加上滚动的动态效果,营造此起彼伏、前赴后继的视觉效果。”南方都市报设计团队相关负责人金国华介绍,由于技术原因没能如愿,所以团队在平面的基础上,通过图像设计,以及前后人物的堆叠,营造出纵深的空间感。为营造出震撼的视觉效果,还特地选用了灯箱作为背景,以亮灯的方式进行呈现。
感受抗疫特殊场景
促进医患间相互理解和信任
展览最后,一张印有医护人员坚定眼神的海报缓缓展开,这张海报出自南方都市报设计团队之手。
“这张医护人员的图片代表了一个概念,而不是特定的某个人,这个眼神代表着坚毅的精神,我们想把医护人员群像浓缩为一个眼神坚定的年轻人形象。而中间武汉黎明的城市剪影,则象征光明终会到来。”金国华说。
观展结束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党支部的15位党员与展板合影留念,他们纷纷表示,这场展览具有很强的纪念价值以及教育意义。
“我觉得这个展览非常有意义。”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兼呼吸内科主任刘明义表示,此次医院前往湖北武汉前线的医生中有5位是副高,一位是博士。与此同时,呼吸科的医生护士也有不少人主动报名,由医院整体安排派出。
“这次活动对我们来说也是值得铭记的回忆。可以让除了医护人员外的市民朋友感受抗疫的特殊场景,同时促进构建更好医患间的关系,达到相互理解和信任。”刘明义说。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实习生 高明月
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