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
一人照管60个“小号”、3部手机随时连着充电宝、上厕所开会都不忘“刷分”……这不是淘宝大V在卖货,而是社区工作者在应付各种形式化考核。新华社记者发现,困扰基层更深层的形式主义,是一种令其深陷无力感,甚至体会剥夺感的“被动形式主义”。
自中办将2019年定义为“基层减负年”以来,破解“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的形式主义问题就备受瞩目。
从相关报道看,各地既减“文山”又减“会海”,并对过多过频的督查考核举起了“斧子”。应该说去年掀起的这股“基层减负热”取得了积极成效。至于实际效果,基层工作者无疑最有发言权。新华社记者调查显示,一些地方基层工作者的实际工作负担并不轻。
比如社区工作者李强(化名),即使和女朋友约会也不能耽搁“打卡”。所谓“打卡”,是每天把60个App账号登录一遍,“断签”一天,年底这项考核就可能过不了关。记者走访多个社区发现,类似情况并非个案,3-5部手机是社区工作者的标配。
“八小时工作制”下,李强每天登录一遍60个App要花4个小时,即使现在也要用两个小时。这意味着每天“打卡”要占用四分之一的工作时间,或占用8小时之外的个人时间。对一个社区工作者而言,这是种长期而沉重的负担。
实际上,一人管60个“小号”只是基层负担之一,除此之外每天还得看工作群消息、填各种表格等,有基层干部感慨,“看”“听”“填”这“铁人三项”,差不多每个社区都能出金牌选手。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待遇并不高,却承受着“旧负+新负”的工作压力。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被动的形式主义。除了增加社区工作者负担外,还滋长了某些歪风,亟待根治。
之所以出现一人管60个“小号”等现象,其一,为基层减负文件没有落实到位,只见“文件减负”不见实际减负。其二,某些上级部门只顾给基层增负,根本不顾及基层工作者感受。其三,基层工作者身处政务系统最底层,在减负方面没有话语权。
试想一下,当一名基层工作者在承担其他工作任务的同时,每天还要在60个App账号上“签到”“刷分”,重复简单无聊的事情也没有成就感,甚至会对自己的职业前景产生怀疑。从这个角度而言,如果基层工作者缺乏人性化待遇,基层治理效果可想而知。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句语形象地概括了基层工作特殊性——既复杂又繁琐。这意味着为基层减负要下大力气,不仅要减掉不合理的存量负担,更要严格控制新增的不合理负担。理想的办法是,对基层工作的内容和数量实行清单管理,以法来规范。
为基层减负需要“顶层设计”,但减负效果需要“基层评价”。如果上级有关方面为基层减负的成效由基层工作者匿名打分,或许才能“逼”出真减负。 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