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2日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与会专家学者、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我在座谈会上是第一个发言,感觉总书记和我们交流很亲切。”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呼吸内科教授钟南山说,“我们在救治过程中采取‘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措施,收治了很多80岁以上的老人,确实是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这就是遵循了总书记提出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指导思想。”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国内个别地区聚集性疫情仍然存在。在此情况下,如何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十分关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童朝晖说,总书记在讲话中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卫生体系、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指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今后我将致力于不断强化公立医院传染病防控基础建设,增强医院发热门诊对传染性疾病的哨点及预警作用。以后三甲医院的功能不仅仅是看病,对如何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同样也要重视。”
6月3日,童朝晖启程赶赴武汉,继续投入抗疫战斗。他说:“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医疗服务不能到此结束,需要持续追踪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情况,为完善医疗救治不断积累经验。”
人类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可以预防或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发展总揽全局,把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问题提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让我印象十分深刻。”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说,讲话全面系统地布置了未来如何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雷海潮说,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首善标准,结合首都公共卫生建设实际,围绕疾病预防控制、基层公共卫生、疫情防控救治、科技人才建设、爱国卫生运动和公共卫生法治建设等方面,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切实为维护首都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在武汉,经历新冠肺炎疫情考验,武汉市洪山区和平街仁和路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张岩对爱国卫生运动的内涵有了新的理解。她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社区和企业公共卫生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群众的公共卫生意识也大大提升。
“目前武汉的疫情风险等级为低风险区,但低风险不等于没有风险,我们仍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创新爱国卫生运动方式方法,引导大家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群众公共卫生素养,共同营造良好生活环境。”张岩说。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在全球抗疫斗争中,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疫情期间曾随医疗队赴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协助当地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金伟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令我深有感触。这次去非洲支援抗疫的经历,真切感受到全球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病毒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携手前行。” 新华社
新华评论
让人民安全,建健康中国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日前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切实维护人民健康提出明确要求、作出一系列部署。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彰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聚焦突出问题进行科学谋划,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为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筑牢人民健康安全防线提供了重要遵循。
维护人民健康,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正所谓“上医治未病”,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要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在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提升专业能力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要突出问题导向,针对这次应对疫情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在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强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健全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创新医防协同机制等方面下真功、求实效,切实把“防”的制度夯实、让“防”的能力提升。
“防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是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当务之急。只有坚持常备不懈,将预防关口前移,才能避免小病酿成大疫,牢牢把握疫情防控的主动权。监测预警贵在及时、准确,要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增强实时分析、集中研判的能力,不断提高评估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要发挥基层哨点作用,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预案体系、强化基层卫生人员知识储备和培训演练,进一步提升预警能力和先期处置能力,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维护人民健康,必须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要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要深化科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要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全面加强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完善城乡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在抗疫斗争中,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一大特点,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院应急和救治能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人民健康,全民守护,人人受益。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实践,要总结疫情防控斗争经验,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既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又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凝聚社会合力共建健康中国、共护人民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