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专家认为未来需加强“防治融合”建设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5月23日        版次:GA07    作者:宋承翰

5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受疫情影响,政府工作报告推迟2个多月后才与公众见面。在回顾抗击疫情的情况时,报告称之“十分不易、成之惟艰”。报告也坦言,“在疫情防控中,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不少薄弱环节,群众还有一些意见和建议应予重视。”

南都记者关注到,在这篇压缩了近半篇幅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拿出一段内容谈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这传达了哪些信号?

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坚持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

在“老公卫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看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以贯之坚持了“把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的价值观。对于报告提出的“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胡善联认为,未来需要加强“防治融合”建设。他解释,虽然疾控中心和医院是不同的机构,但为应对疫情暴发,既要加强对患者的救治能力,也要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同时,在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胡善联认为,也应当体现“防治融合”的观念。“在此前,临床医学方面不太重视预防医学,预防医学也不太重视临床医学,这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全国政协委员、北大医学部主任助理吴明告诉南都记者,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涵盖两部分,一个是能力建设,一个是机制建设。这之中包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准备,同时,疾控中心更需要加强平时的慢病管理、政策支持等能力。

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

新冠肺炎疫情后,直报系统再次受到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

胡善联告诉南都记者,目前的网络直报系统已有一定基础,但需要完善授权机制。例如,疾控机构承担哪些责任,什么情况下对社会发布预警等。“如果单有技术性的信息,没有授权和发布能力,信息只能对政府起到决策参考作用。”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胡国清此前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的信息系统缺乏物资、人员、交通等信息,难以满足决策需求。政府需要整合公卫机构和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提高采集质量。

全国政协委员、原北京卫计委党委书记方来英表示,21世纪以来,人类已经遇到多次新发传染病疫情,这种挑战未来也会不断遇到。对此,方来英认为,传统的基于病种的疾病直报系统已难以承担对新发传染病的监测任务,可以建立以症状为核心的报告系统。在不了解病原体的时候,通过对患者数量、症状类型等信息反推传染病情况。

此外,胡善联强调,也要在法律上明确报告传染病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在对地方的考核指标上要灵活处理。

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基层卫生防疫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用好抗疫特别国债,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增加移动实验室,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强化基层卫生防疫。

胡善联告诉南都记者,过去对医疗物资的储备更多考虑的是药品。从这次疫情看,口罩、眼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以及检测检验设备、呼吸机等都应当纳入储备范围。

吴明表示,政府发布传染病信息时就应当考虑到可能引发口罩抢购和囤积。政府在平时就应当建立物资储备系统。方来英则表示,政府不仅要有医疗物资的储备,也要有生产能力的储备,在一定时间内迅速动员生产。

在这次疫情中,基层防控发挥了关键作用,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的防控能力也受到关注。胡善联认为,对基层防疫能力的建设,除了加强相关设备外,关键是加强人力。同时,也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立发热哨点,提高医护人员的警惕性。

吴明则表示,基层医护人员应当有防控意识,遇到可疑症状,出现聚集性病例,要立马上报、及时转诊,并做好防护。但不能要求在基层做到各种传染病的诊断和处理,否则也会造成资源浪费。

采写:南都记者 宋承翰 发自北京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