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形势在变化,物资供应政策应适时调整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3月14日        版次:GA02    作者:综合

  短评

日前,湖北省孝感市代管的应城市海山小区居民因物资供应问题在小区篮球场聚集,引发社会关注。居民被劝离后,针对居民反映的物价问题,应城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对小区防控及市场保供服务进行再次安排部署。

具体而言,应城的新做法分为三个方面,其一,增加保供市场主体,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全面降低主要生活物资价格;其二,政府对参与保供的市场主体进行补贴,降低其运营成本;其三,成立工作专班,从生产基地采购一批爱心菜,直供城乡居民。

应城市委的新部署十分关键。生活物资是人们度过疫情的根本支撑,当物资供应引发了争议,自然会引来群众的不满。连日来,无论是来自民间的声音还是一些相关部门的通报文字,都提示部分社区菜价异常的情况的确存在。

根据孝感发布的通报,小区居民聚集的诱因之一就是一名业主违反了小区“严禁他人私自售卖生活物资”的规定,自行联系了卖蔬菜的商家。有理由推论,这名私自联系菜农的业主很可能也是受到了异常菜价的影响。

应城市委的新部署之所以重要,源于其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只是劝离民众,而是从问题的根本出发调节市场。由于一些重点疫区实行社区封闭、交通管制、市场停业的防控措施,菜品供不应求导致了市场价格过高,而特殊时期基本生活物资的保障不能仅依靠那只“看不见的手”,供求规律可能会导致基本生活物资的稀缺,政府还应该在特殊时期发挥调控的作用。

用市场的做法来处理市场的问题,增加市场主体,物资供应的量自然也就上来了。理论上说,当物资供应量足够,接下来自然是市场在淘汰劣质菜的同时,物资价格慢慢回落。

那么特殊时期,交通不便,还有感染病毒的风险,如何才能增加市场主体,让菜农出门卖菜呢?应城方案通俗地说,便是菜农卖菜不仅能赚得卖菜的钱,政府还给出额外奖励,如此一来,卖菜的成本降低了,菜农的积极性就有了。

进一步说,如果还是有一部分菜农不愿意或者没有条件出门卖菜,导致市场主体依旧不够又该怎么办?这时,直接去菜农的生产基地购买,只要收到了菜,物资的供应量还是能够保障的。

应城的新部署相当及时,假若实施得当,保证供应,稳定市场当会收到成效。增加市场主体、补贴市场主体和直接采购生活物资都意味着人际间的更大流动。从城市各个方面防控的反馈看,严格防控措施的影响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可以有效阻断病毒传播,但也隔断了生产生活。而经过近两个月的战疫,目前疫情已被有效控制,国家卫健委3月12日新闻发布会指出,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疫情总体保持在低位水平。而3月12日的疫情数据显示,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确诊病例也首次降至个位数。此时,应城的新部署实际上给各地市提出了一道疫情形势变化下,城市是否继续禁、应该怎么禁、还要禁多久的思考题。

“一禁了之”看起来不是正确的解法,沉下心研判自身实际,俯下身倾听群众关切,进而以此为依据做出符合实际的调整或许才是正确的解题之道。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