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
最近香港曝出宠物狗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新闻,香港相关机构和媒体在通报的时候,一直称它为“新冠肺炎确诊者周巧儿的爱犬”。“爱犬”,你能想象它的待遇。主人确诊后,这只狗已经被隔离了一段时间,但是很明显,它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香港渔护署在通报中提到,经过两次病毒测试,发现其口腔及鼻腔样本呈弱阳反应,显示这只狗已经“低程度感染”,成为世界首例。渔护署同时表示,这只狗没有任何相关病症,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会传染人,公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遗弃自己的宠物”。
“全球首例”,此事的新闻性显而易见。很遗憾,很多媒体在转述香港渔护署的通报时,只突出了这惊悚的一面,甚至不能做到信息完整,省去了“没有证据会传染人”和“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遗弃自己的宠物”。一些自媒体在解读的时候,开始渲染狗的威胁,比如要给狗戴口罩,保持距离等等。
这让人非常担忧。武汉疫情刚刚暴发那阵儿,李兰娟院士在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也谈到了宠物问题。她说“应该好好照看自己的宠物,如果主人被隔离,宠物也会被带走检查。”这个说法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外界却过度解读,有的地方发生了遗弃甚至从楼上扔下猫狗的事件。
后来,不少媒体和专家专门辟谣,称狗和猫身上即便有冠状病毒,也不会传染人。但是为时已晚,多地发生捕杀狗的事件。一段网上视频显示,浙江某地在打狗的时候,工作人员还说“没办法,这是国策”。这当然不是国策,而是一个不当传播造成的误会。从央视采访到一个村防疫人员到行动,中间有各种信息接收的偏差,非常痛心的是,一些狗就这样被打死了。
病毒不可见,到现在为止即便是科学家也没有完全研究清楚,人们有一定的恐慌可以理解。正因为这样,就要求专家和媒体在谈论、报道疫情的时候,既要准确,又要把意思表述完整。一点点偏差,都可能会引发很多意想不到的后果。人们总是倾向于接收那种耸人听闻的“第一印象”,即便耗费大量社会资源去解释,仍然难以消除这种印象。
过去20年,内地城市的养宠物热逐渐兴盛,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些养狗者遛狗不牵绳,也不捡狗粪,这都给社区带来了不良后果。“宠物是家庭成员”,在任何意义上,都还停留在口号状态。大多数媒体谈论狗的时候,都不会使用“爱犬”一词,就反映出了“观念的水位”。
在这次疫情中,很多人会为一个人的命运落泪,但是却觉得死掉一批猫狗不算什么。甚至有些宠物的主人,看到这些模棱两可的信息就抛弃自己的宠物。谈论抗击疫情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动物,这不应该被视为一种奢侈。至少对宠物的主人来说,在做好防疫的同时保护好你的猫狗,是你必须承担的责任,在某种意义上,这关乎到你人格的完整性,宠物就是你的延伸。 □张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