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景点成为经典,还需提高综合实力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1月13日        版次:GA02    作者:吕德为

  街谈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19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显示,国内游客量达55.4亿人次,收入突破5万亿元。然而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老牌景区拼不过网红景点的现象。如重庆传统景区大足石刻,去年1-10月累计接待游客85.83万人次,而“网红景点”洪崖洞民俗风貌区仅去年国庆7天就接待游客88.9万人次。作为世界八大石窟之一的大足石刻,与吴哥窟齐名,绝对称得上是重庆最早的“网红”,却未能迎来爆发期。游客“不识货”,拘泥于浅度旅游,都让业内人士和专家感到惋惜。

不过我倒觉得,光为老景点抱屈,或者只埋怨现在的游客“没深度”,这都是不够的。平心而论,新老景区游客数量此消彼长,这是旅游市场产品个性化、多元化的必然结果。假如把一座城市的景点、游览路线看作是有机互补的“生态圈”,那种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的旅游产品配置,正是提高城市知名度、树立城市品牌时应大力鼓励的。这种旅游市场“一盘棋”的观念很重要。因为旅行总是与时代特色紧密结合,而人也是“贪新鲜”的。换句话说,景点有其各自特征和目标客户;游客偏好和景点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一定总是匹配的。这一点上,管理部门倒是应该放轻松,景区景点的侧重、经营方针和KPI考核指标也应有所不同。

当然,专家的担心并不是全无道理。一门心思打卡网红,忽略更多旅游资源,一方面的确可能导致丰富的旅游资源变得单一,另一方面,游客跟风凑热闹,倘若网红景点接待能力跟不上,游客游览体验受影响,则不利于景点名声和持久热度。但要改变现状并非易事,要让市场均衡发展、游客注意力转移,就有必要研究层出不穷的网红景点是如何出现的。这些网红景点声名远播,靠的是新媒体的热潮,还是有意识的名人效应和造势活动?游客明知拥挤不堪也要前来打卡,走红的原因、游客前往游览的动力,都值得研究。

换句话说,要让老景点重新焕发活力,就不能停留在吃老本上——路线、解说几十年不变,纪念品一看就不想买,这样的现象在一些老景区很普遍。你想当“网红”,除了运气,没两把刷子怎么行?你要研究游客心理特点、欣赏口味、消费习惯,研究景区如何包装、传播。另外,如何把“人气”转换成“财气”也是个大问题——众人打卡,不一定代表增加本地消费。而让景点变成经典,大到挖掘景区历史深度、文化价值,小到足够的厕所母婴室,改善景区交通配置,都需要研究。更不必说业界的专业水准、游客与社区、居民的关系这些重要因素了。

去年深秋,我到日本京都看红叶,一方面为壮美的景色所折服,另一方面我也在想,枫树并不是什么珍稀名贵的树种,全世界到处都有,而京都一些异常偏僻、看似普通的山丘和寺庙,每逢红叶季,都会吸引全世界游人去那里看枫叶,并且长盛不衰,到底秘密是什么?想来想去,京都红叶之所以出名,重点在“京都”而非“红叶”。旅游实际上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一座城市、一个地方,哪一环拖后腿,都成就不了经典;综合实力过硬,才是保持旅游品牌长盛不衰的关键。 □吕德为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