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财政投入位序有标准但没有标准答案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1月13日        版次:GA02    作者:南都社论

“深圳财政投入补的短板应该是教育、医疗,而不是公园和道路,比如道路已经是80分,结果深圳花了100分的时间和资金来提高到85分,有没有必要?这种决策市民不诟病真的很难。”1月10日,在深圳市六届人大八次会议的盐田代表团分组讨论上,人大代表吴滨关注到政府花钱问题。

这短短的一句话,涉及了公共财政投入位序的几个问题,例如,投入位序应该以什么为优先考虑,是扬长避短还是补齐短板,怎么对有限的公共财政进行合理分配和资源配置的优化?其实,公园和道路,教育和医疗,都是需要也值得投入的,只是公共财政在一定时间内是有限的,投入的先后、比例,都需要科学的规划和严谨的思考。这不仅是深圳会遇到的问题,也是每一个城市在规划发展时都必然会面临也必须正视解决的问题。

公共财政的投入位序,需要因地制宜、因财制宜,但确实在分配财政投入时会有一些普遍存在的偏好。深圳市人大代表的这句话所反映出来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很多地方会倾向于投入“看得见”且见效快的公共服务,而对于“看不见”或见效慢的公共服务则重视不够。背后的动力并不复杂,“看得见”且见效快的公共服务能立即兑换成政绩,而“看不见”或见效慢的公共服务可能“为他人作嫁衣”。然而,从城市发展和服务民众的角度来看,公共财政的投入位序,不应该以“看得见”或“看不见”作为优先考虑,而应该以当地具体需求为判断标准。

至于扬长避短还是补齐短板,要和发展阶段结合考虑。一般来讲,在短板会对一个地方的发展和民众生活造成极大影响的时候,必须优先考虑补齐短板,例如,一个地方如果连电都不通、马路都没有,当然需要先考虑通电和修路。而对于大多数处于发展中阶段的城市来讲,每个方面都在合格线上,但各有长短,应该更多考虑在对城市有长效影响的领域加大投入。如果一个地方各个方面的表现都已经在优良或以上,则可以结合地方定位集中投入资源,也就是说,短处不短的时候可以重在扬长,例如,旅游城市、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投入的重点都是不一样的。

同时,公共财政的投入还应该考虑投入效率问题。投入的效用超过了一定阶段是会递减的,例如,投入一块公共财政和资源,可以将某个方面从60分提到80分,却几乎不可能用同等的投入将分数从80分提到100分。当然,100分的城市是不存在的,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讲,当每个方面都到80分以上的时候,发展的方向决定了公共财政投入的优先级。不过,这是属于发达成熟都市的烦恼,对于我国的大多数城市甚至一线城市而言,都还是个较为遥远的问题。当前,更重要的是如何将有限的公共财政作用发挥到最大,平衡各方面的发展,让短板不再拖后腿,又能让优势更突出一些,这需要对城市发展进行科学规划,预算的制定也需要优化和细化,执行更需要一套动态监督和回馈机制。

公共财政的投入位序,是对决策智慧的一大考验,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有标准,这个标准不是能否被看见成为政绩,而是能否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能否满足服务公众的需求。希望各地在决定公共财政的投入分配之前,都能有详尽的规划、充分的讨论并经过严谨的可行性论证。有系统化的良性循环才能推动一个城市发展得更好。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