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上无人机播种水稻 水中鱼儿嬉戏稻花下

海纳农业创新“稻-渔-花/果”三位一体化稻田立体特色种养模式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1月13日        版次:HA02    作者:杨振华

海纳现代农业生态园最近被评为国家3A景区。

南都讯 记者杨振华 最近,在惠州一些小区门口,你可能会看到一个硕大的机器,里面放着稻谷,掏出手机对着屏幕扫码操作,可以购买稻谷现场加工,几分钟后雪白的大米就从机器里流出来了。这是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研发设置的5G智能碾米机,该公司副总经理蒋耀智说,目前正在惠州、增城等地铺设,预计今年年底铺设500台,到明年在全国铺设达10000台。

作为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海纳农业通过稻米全产业链条的发展创新模式,以多领域技术融合促进农业创新发展,深入挖掘开发“农业+文化+研学+休闲”稻田农旅结合的新产品新服务,将水稻种植、加工、研学、休闲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优质稻米全产业链之路。

变废为宝 谷壳打造成卡通碗碟

走在水口万卢村的海纳现代农业生态园的水田里,红色的禾花鱼在水稻中间欢快地游动,等水稻成熟,禾花鱼也长肥了。在稻田两边的田埂上,还有根据不同季节种植的花果,现在时节,百香果正逐渐成熟,向日葵已经播种下去。这是海纳农业通过改变传统“稻鸭+稻渔”共生共作模式,创新“稻-渔-花/果”三位一体化稻田立体特色种养模式,集种植生产、生物防控、观光休闲于一体,实现稻田变公园,农田变学园特色经营模式。

在刚搬进不到一个月的新办公大楼一楼海纳农业展厅里,其中一个展品区,有一些褐色塑料状的卡通型碗碟和纪念品,如果不是工作人员介绍,你肯定猜不到它们是用谷壳做成的。蒋耀智介绍,海纳农业开展科技创新合作,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一流科研院校开展稻米副产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生物降解技术研究,将稻売变废为宝,实现稻谷的全利用,突破了稻谷经济价值天花板。

在产业园里,海纳农业开展以研学旅行为主业的稻田农旅,将稻田变公园,将公园变课堂,打造农业产业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中小学生认知水稻、感恩农业提供优质平台。

带动农户户均增收4765元

作为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海纳农业不忘带动农民致富,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机+科技+互联网”的运行服务模式,形成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蒋耀智说,海纳农业通过流转土地和订单合作等模式在惠州市、汕尾市、湖北省潜江市、黑龙江大庆市等地建设水稻种植基地,不断提高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2019年建设基地面积40万亩,带动农户27908户,农户户均增收4765元。

“我以前在惠州一家印刷厂上班,每个月三四千元工资,离家远还不能照顾家里。现在家里的田租给海纳,我也成了海纳的职工,老婆也在海纳餐厅做服务员,工资收入比外面多,还能就近照顾家里。”水口万卢村村民李伟庭现在海纳农业负责养殖禾花鱼,对目前的工作和生活都很满意。

海纳农业每年向村集体组织或合作社交土地流转租金,农户以收取租金或入股分红的形式获得基本的收益,然后以产业工人的身份优先进入企业务工,获取务工工资。

无人机播种节省人工产量更高

今年初,海纳农业用工、生产和农业旅游业务等受新冠疫情影响,施工工人紧缺,人工成本较往常上涨40%。正好海纳农业与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团队长期合作,开展水稻机械化插秧、精量穴直播、无人机飞防飞播等相关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并组建有农机、飞防服务队,有效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进程。

既然工人紧缺人工成本又高,何不试下无人机直播。于是,今年,无人机在海纳农业稻田上空飞舞,一片稻田很快种植完成。“如果是人工种植,一个人一天种植一亩已经是不得了了,一台机械一天可以种植30亩,无人机播种一天100亩都不在话下。”蒋耀智说。

海纳农业在广东省内扩种水稻面积达5万亩,主要以无人机直播的形式种植。目前惠州自有租种水稻基地总面积近万亩,其中无人机播种面积达90%。相比传统的水稻育插秧技术,每亩可以节省人工成本50元左右。

无人机直播会不会影响产量?7月2日,海纳农业组织专家对水稻机械插秧、精量穴直播、无人机直播3种种植方式进行现场测产验收结果显示,无人机直播折干谷亩产433.4公斤,为三种方式中产量最高的种植方式。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战胜全面小康之年,乡村振兴是惠城区实施“3+2”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南都联合惠城区委宣传部开展“乡村振兴在惠城”系列主题采访,分别聚焦美丽乡村、龙头企业、乡村旅游、乡村能人、明星农产品等,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