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283名流调队员“狙击”病毒 追“1号病例”直到“0新增”

当前东莞“2·24”本土疫情已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4月25日        版次:DA04    作者:黄馨莹

  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员吴德元雨中协调现场工作。 受访者供图

  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杀所副所长、流调队大队长黄振宇和同事展开讨论。

  据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公告,4月20日至23日,东莞无本土新增病例。当前,东莞“2·24”疫情已经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东莞市新冠疫情定点救治医院也传来了本土病例渐趋清零的好消息。

  东莞疫情能取得当前的成果,除了在采样人员、救治医护之外,还有深入疫情现场直面病毒、抽丝剥茧般梳理活动轨迹、彻夜分析研判、凌晨“接单”的“病毒狙击手”——流调人员。从2月24日发现阳性病例以来,东莞市疾控系统出动了283名流调队员。

  工厂流调并不简单,兵分三路摸排“1号病例”

  2月24日,东莞市大朗医院发现一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

  当天晚上7点左右,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杀所副所长,流调队大队长黄振宇正在家中吃晚饭,一个来电让他紧锁眉头。结束通话后,接着就给东莞市流调七中队中队长杨盛和黎虎分别打了个电话,便匆匆出门。三人根据初步情况带上组员,兵分两路连夜赶往涉事工厂、大朗医院发热门诊。

  实际上,从2019年发生新冠疫情以来,“说走就走”的出动已经是流调人员的常态。在每一轮本土疫情发生时,黄振宇都以市流调队队长的身份第一时间出现在关键现场。在前往大朗的路上,黄振宇已经有了预判:这次要面临的可能是奥密克戎,这也意味着,挑战比之前严峻得多。而且这次“1号病例”涉及工厂,流调工作并不简单。大概一个小时后,黄振宇与同行的伙伴到达大朗镇涉事工厂。

  在距离工厂6公里左右的大朗医院,发热门诊里同样“热火朝天”。杨盛和流调三队7名队员来到这里,队员中来自市人民医院的黎明珊、邵艺枝主动请缨,与CT值极低的“1号病例”进行面对面流调。此外,其他人员则负责调查医院及发热门诊基本情况,据悉,当时医院还有140名就诊患者和36名医护人员现场隔离,都需要一一排查;还要联合公安一起查看视频判定密接者。

  “这个‘1号病例’会成为指示病例,了解他的轨迹,可以大致预判疫情链条的走向,对溯源有很大的帮助。”杨盛说,他们通过对话、查看电话通讯记录、手机支付记录,将感染者14天的轨迹无缝隙、无漏点找出。

  后台通过流调,发现“1号病例”的轨迹涉及桥头镇,立马通知了赵建军和黎虎中队。这时候,赵建军、黎虎和其余6名队员,正准备到大朗。接到电话后,立即驱车前往桥头镇。“那时候只知道是桥头,还不知道具体哪个场所,为了安全起见,到了现场就把那个路段全封控起来,逐一排查。”黎虎说他们中队一共有8名队员去到现场,到了现场与东坑队5名队员合作,在公安的协助下,确定了3个重点场所,判定了核心密接者20余人,并对人员和环境均做了采样。

  时间在三组成员的紧张流调中过去,24日和25日无缝链接了起来。到了25日凌晨4点左右,三个地方的流调工作接近尾声,几百份核酸样本也陆陆续续通过检测后出结果。“其实我们在流调的时候就已经预判到,至少已经传播了三代以上,才出现这名‘1号病例’。”黄振宇说,而且工厂有200多名人员,工厂内暴发疫情的可能性很大。

  流调信息和核酸结果,几乎同步到信息组的肖扬手中。而肖扬与其他10人,从这些“海量”信息中,分析和研判疫情形势,整理成报告上报,并最终形成疫情通告向社会公布。

  不仅要调查人员,还得追查整个产业链

  2月26日早上,东莞市疾控通报,2月25日0-24时,东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9例。虽然这个结果黄振宇一组已有了预判,但还是让他们内心一震。相较之下,桥头那边带来了好消息——涉及人员、场所核酸均为阴性。“可以判定的是,当时外溢到桥头镇的风险几乎可以排除。”桥头的结果出来后,赵建军和黎虎便带队往大朗去。

  工厂内疫情的暴发,让流调经验丰富的吴德元都吓了一跳。“说实话,这是第一次处理第一时间就检出大量阳性病例的集体单位,这种情况涉及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吴德元介绍说,在工厂里出现疫情,不仅要对人员开展调查,还要追查整个产业链。

  “我们在这方面的经验可以说没有,虽然在现场取到了很多资料,但是回到酒店做进一步调查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其实很多东西可能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吴德元说,随着流调工作的展开,组员们还学到了很多工艺流程,像模具注塑、材料供给、废料处理、机器维修……都掌握了。

  “不可否认的是,大朗工厂这里,给我们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吴德元说。3月中下旬,中堂镇、高埗镇相继发现阳性病例,轨迹同样涉及到产业园、物流园等人员密集场所。“处理完大朗工厂已经形成了一套模板,后面参照着模板开展流调,顺利了不少,也更加全面快速了。”吴德元说。

  流调工作一直在紧密跟踪,但奥密克戎实在太“狡猾”。在东莞紧急布局并安排循环抽查核酸采样、阳性病例转运、治疗、流调、交通管制、区域等级研判等防控措施时,奥密克戎已经“游逛”了松山湖、大朗、常平、石排、横沥、东坑、虎门、南城等8个镇街(园区)。“几乎转遍半个东莞了。”杨盛说,从2月24日以来,大家都没有回过家。4月1日,石碣镇出现阳性个案,杨盛一队又奔赴下一班岗。

  通宵达旦落下病痛,回归正常“不太习惯”

  就这样,又过了一周时间。据东莞市卫生健康局通告,4月6日至11日连续6天零本土新增。流调人员也得以慢下了脚步。4月7日,黄振宇、黎虎、杨盛在内的流调人员从高埗镇撤离,回到了阔别将近50天的家。

  这原本应是轻松的,但由于长时间处于一个应急的状态中,不少流调人员回归到正常作息后反而“不太习惯”。要么睡不着、要么睡着了半夜突然醒来看手机有没有任务……实际上,长时间的应急作战,连续通宵达旦,让不少流调人员都落下了病痛。杨盛感觉到自己发量少了、吴德员感觉过心慌……为了预防又有疫情发生,临时出发没带行李,不少流调人员都备好了行李箱放在车上、办公室。“这次疫情真的累,不过很感谢大家的通力支持。”回顾过去一个多月的疫情,黄振宇说,市流调中心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不足,整体来讲,经过本轮疫情,流调能力大大提升。

  结束现场驻点工作后,市疾控中心人员回归到正常的轨迹。“现在要处理的是之前‘欠了三个月’的工作。”经过这轮疫情,杨盛深有感触,“三年来,我觉得今年东莞疾控人面临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战役、一次史无前例的考验。”黄振宇也坦言,恢复正常的这半月以来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放假和休息,“在我们看来,能完成手上的工作,晚上能回家,就已经是休息了。”

  采写:南都记者 黄馨莹 实习生 吴浩霖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