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项目一箩筐,如何选出最佳组合,体育专家支招

游泳若不是极熟练 中考尽量选中长跑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3月29日        版次:EA03    作者:梁艳燕

  ↑去年,在广州市第五中学等考场举行的广州市体育中考。 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亚太青少年体适能研究所秘书长江晓舜老师。

  近日,广东教育厅发布征求意见稿,提出体育中考成绩将计入录取成绩,占总成绩的12%,体育成绩不合格者不能毕业。面对中考新规,家长和孩子们可以怎么做?南都教育联盟“燕姐教育圈”特别邀请了亚太青少年体适能研究所秘书长江晓舜老师就中考体育新规的热点问题解疑答惑。

  A

  中考体育得分点要找准

  体育中考改革核心内容是什么?如何找准得分点?江晓舜表示,《方案》中指出,要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用通俗点的话来讲,3月10日官宣的《方案》强调的重点在于‘完全人格、首在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提升体育课成绩的重要程度’。”

  据了解,从2021年开始,广州体育中考的分数构成如下:中考体育科目总分70分,分为两部分,其中中考前的统一考试占50分,初中三年的体育素质综合评价占20分。体育素质综合评价相当于三年体育课的“平时成绩”,分数为20分,其中笔试占4分,三年的体育课成绩共占6分,三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共占10分。

  “与过往可以靠中考前临阵磨枪冲得满分不同,如今三年的体育课成绩都要重视,才能得到这20分。”江晓舜指出,要拿到三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10分小有难度,需及早并坚持培养孩子良好的运动习惯。这10分的具体构成如下:

  初一、初二达到优秀(90分及以上)各可以拿到3分;初三达到优秀可以拿到4分;良好(80-89.9分)为2分、及格(60-79.9分)为1分、不及格(59.9分及以下)为0.5分、未参加测试为0分。

  B

  备考项目如何选有讲究

  从2023年开始,广州体育考试项目由以往的一类项目中长跑和游泳二选一,二类项目跳类、投类、球类八选二,都改为一类项目2选1,二类项目5选1,三类项目3选1,球类项目是必选。江晓舜给出了建议。

  

  一类考试项目(游泳、长跑)

  有游泳基础并能熟练运用自由泳的同学可选择游泳;其他同学更建议选择长跑。

  长跑从2021-2023年起逐年提速,每年提速8秒,标准提升后单靠保持有氧训练已不足保障成绩提升,更需要学习使用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以便提高步幅和步频,并合理分配全程体能。

  游泳虽然不限泳姿和出发方式,但如果想达到高分建议采用自由泳,在满分标准接近三级运动员成绩的标准下,训练场地最好能在标准的恒温游泳池进行,这也大大增加了游泳训练的难度。

  

  二类考试项目(跳类、投掷类)

  立定跳远和三级连续蛙跳适合有一定运动基础的同学选择。下肢力量及爆发力优秀的同学可选择立定跳远;下肢力量一般但协调性还不错的建议选择三级连续蛙跳;上肢力量较为优秀的同学才适合选择投掷类项目,根据自身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选择合适的投掷类项目。

  身体素质稍弱但耐力较好的同学建议选择一分钟跳绳,它要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协调性差的同学经过协调能力训练会有明显的改善,把动作技巧练熟(调好绳索的长度、摇绳主发力是手腕、跳起时离地面3-5cm不需要太高双脚尽量保持平直、注意呼吸平稳)。但跳绳受影响的因素较多,是最容易发挥失常的项目。

  投掷实心球和推铅球都是上肢爆发力与技巧结合性比较强的一项运动。实心球的投掷技术相对简单,对核心控制能力要求比较高。铅球技术比较复杂,普通学生较难掌握,安全隐患大。

  

  三类考试项目(球类)

  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足球是三大球的首选;篮球,有十分不错基础的同学建议选择;排球,有排球基础或校内排球队的同学建议选择。

  足球难点在于颠球和运球,对球感和脚感有一定要求,但经过反复训练,提升空间较大,且考核时间比较宽裕,较容易获得高分。

  排球难点在于考核时间紧凑,短距离折返跑要求较高。在三大球间,校内校外的排球设施是比较欠缺的,大大增加了其训练难度;不过考核内容相对容易掌握,且对精度的要求也不高。

  篮球难点在于在1次传球和3次投篮环节中,要求技术娴熟精准,动作流畅,球感和手感的要求相对较高,失误一次就会影响成绩,心理压力较大,随时有发挥不稳定的现象。

  “想取得理想的体育考试成绩,最重要的是根据孩子的体能特点,及早地确定孩子应该选什么项目参加考试。方便孩子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有更好的练习效果,考试时就能稳定地发挥拿到理想分数。”江晓舜称。

  

  C

  选择校外体培机构 既看规范也要看方法

  校外体培机构那么多,如何选择也成为家长非常纠结的问题。江晓舜总结,一看规范,二看教育方法,最后也要看师缘。

  日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公告》。这是目前国内最为顶层的指导性政策文件,公告从企业资质、从业人员能力、收费等多方面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提出相当严格的要求,如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等。“这也是各位家长选择机构的首要考虑因素。”江晓舜称。

  在体培中如何看清楚门道?江晓舜总结了五大部分——“教学管培测”。简单来讲,教包括教研开发、教案备课;学包括兴趣引导、理论储备;管包括教学服务、课堂体验;培包括正确示范,纠错提高(这点在体育领域尤其重要,体育锻炼科学其实很需要手把手地建立正确的动作模式,在正确的路上慢走胜于在错误的路上狂奔);测包括数据跟踪,对比提高。“不同机构或许擅长的教学环节不一样,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成长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正规机构。”

  最后,在师缘这一点上,江晓舜特别提出,这不仅仅是老师的技能水平或教学技能,而是指教育学中特指的“同理心”,老师和孩子之间的那种相互认同和默契。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更加关注孩子,孩子更加尊重老师,这对教、学效果的提高非常有利。”如何测试师缘?目前很多机构都有各种免费的公开课或者体验课,家长们不妨现场望闻问切,也听听孩子的心声,综合衡量后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整理:南都记者 梁艳燕

  

  知多D

  这些体培误区要避开

江晓舜指出了目前在体培中的一些认识误区。

误区1:没有出汗就代表运动量不大

NO!个人身体原因,体质不同,不能以排汗量证明运动量。

误区2:运动就是跑步

NO!跑步作为日常生活中最易开展的一项运动,是健康运动的一种,但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人身体的能力包括很多方面:力量、速度、柔韧等,跑步只是耐力训练的一小部分。

误区3:运动量大、强度高就一定好

NO!高强度运动有利于增强体魄,但运动后需要较长时间恢复,否则肌肉组织容易被损坏。运动强度需要因人而异,适度而行。

误区4:以大人价值取向衡量孩子游戏

NO!不要以自己的价值取向来衡量孩子的游戏行为,人为地限制孩子的游戏方式,或为了让孩子“学”到“知识”而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运动,导致厌恶体育运动。

误区5:违背孩子年龄特征开展体育运动

NO!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不同的体育运动有着不同的兴趣与热情。可能6岁左右孩子乐此不疲的运动类型,但三年级的孩子就会觉得索然寡味,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特征选择最适合的体育运动。

误区6:生活条件好了,所以孩子更强壮了

NO!事实上,现代儿童的体适能中很多指标是不如上一代人的,因此现代的孩子更需要科学有效地提高肌肉力量的训练。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