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解电动车“飞线充电”,公益诉讼要做协同治理催化剂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3月15日        版次:GA02    作者:

  “‘飞线充电’现象正在消失”,日前,南都“记者帮”携手花都检察、花都消防回访几个月前“飞线充电”现象较为普遍的多个社区,经检察公益诉讼介入,多部门协同求解“飞线充电”的治理难题,通过疏堵结合的方法,引入第三方公司,目前已探索出电动车停放充电场所的多种建设方式与运营模式。

  “飞线充电”、电动车“上楼”已经不是一时一地的沉疴痼疾,总能随着一些安全事故而引发阶段性的热议,但具体的解决思路、实践案例却不多见。此番由南都“记者帮”提供公益诉讼线索,包括花都检察、消防、街道在内的相关方面,经过短短数月合力破题,“飞线充电”旧疾就能打开局面,收获这样的成绩可谓不易。

  事实上,电动车停放、充电的治理并不复杂,最核心的就是集中停放场所的选择、充电设施的配置以及消防设施的完善,再具体来说则还涉及产权与建设、运营成本的分摊问题。回看几个月来花都诸街道探索出的解决方案,引入了第三方公司参与,考虑到场地租金、日常运营与充电收益等多重因素,给出了差异化的多种思路。在多套方案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充分尊重和维护房主合法权益,这有助于推动方案落地和纠纷化解,也让电动车停放、充电的成本分担更为合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电动车“上楼”“飞线充电”的潜在危害,但如果不能为电动车提供集中停放、充电的场地,破解难题就很困难。花都解决电动车充电难题,告别了“一禁了之”的传统做法,选择了“疏堵结合”的方案,先给电动车停放找出路、找场地,再强化查处“私拉乱放”行为,大大减轻了日常消防安全监管的阻力,提高了居民的配合度,同时此举亦有助于引导居民改变日常使用习惯。

  万事万物,“只堵不疏”的思路注定是行不通的。2021年8月,国家应急管理部出台《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对住宅小区内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及规范放置作了非常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在法律责任方面首次提出警告、罚款等具体处罚措施。执法手段普遍在加强,而此番花都电动车“飞线充电”治理呈现出良好的效果,之所以会有多部门协同、各方面满意的结果,与检察公益诉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无关系。

  检察公益诉讼价值不光是参与治理,并督促和推动多部门协同,还要看到,检察公益诉讼在前期线索收集层面,与媒体监督渠道的常态化打通,确实为社会增加了一种有效沟通的方式。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检察公益诉讼在场,使得整改与治理方案有机会引入更多富有居民权益视角的决策,尽可能地减少“硬碰硬”,培育柔性执法的共识基础,社会治理多了一些共建、共治、共享的色彩。

  “飞线充电”治理只是起点,做协同治理的催化剂,让“监督+”的力量整合演绎更多可能,检察公益诉讼的多视角探索还可以更深入。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