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的戏读与细读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8月01日        版次:GA15    作者:胡雪琪

  《大清定局》,向敬之著,上海三联书店2021年5月版,56.80元。

  □ 胡雪琪

  人类天生有对历史的好奇心,想要探究关于过去的隐秘。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历史学家。专业的历史研究人员需要接受长期、或许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枯燥的学术训练。各类历史故事书、历史小说,乃至古装影视剧,便成了大众了解历史的主要方式。

  遗憾的是,从本质上看,影视剧属于艺术创作范畴,是用文学和艺术的语言与一定的历史材料加工而成的,某种意义上,古装影视作品反映了当代人“打造历史”的尝试。虽然古装影视剧是现在很多人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其情节和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是大众评判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重要依据,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其实不需要客观、具体地复原历史真实场景,更不必如实反映历史研究的课题或学术争议。那么,在以专业历史研究著作为代表的“细读历史”和以古装影视剧为代表的“戏读历史”之间,是否能找到一个平衡点呢?向敬之的“清史四书”(上海三联书店2021年版)无疑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清史四书”由《大清定局》《明清破局》《康熙奇局》《雍正迷局》四部著作组成,总字数近200万字。数百篇短文大体上按年代编排,每篇探讨一个历史细节,展示了从明清易代之际到康乾盛世之时共200余年的历史沉浮。与一般历史读物平铺直叙讲述历史的方法不同,“清史四书”以《太祖秘史》《孝庄秘史》《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古装电视剧的情节为切入点,对照明清实录、朱批、奏疏、笔记等史料记载进行分析与推理,抽丝剥茧,借电视剧中的虚构情节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夹叙夹议,最终落脚在扎实的文献材料与真实的历史上。

  相比影视剧为博观众眼球而拍摄的“注水”“狗血”情节,实录、朱批、奏折等史料固然是“干货”,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历史,但其枯燥难读往往令没有受过历史研究训练的普通人望而却步。“清史四书”中的篇章,则是将史料掰开揉碎,细致分析,将其中记载与电视剧情节对照,并加以议论,做成一桌清史的“美味大餐”,用普通读者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叙述清史。向敬之有十多年的文史编辑背景,写作历史书评多年,从事新媒体历史科普写作也有一段时间,在史料阅读和分析评价方面颇有心得,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普通读者喜欢的内容、文风。书中的文章虽然多以虚构的电视剧情节引入,但实际上,如果细细阅读,就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向敬之对可靠史料的重视,对历史真实的敬畏。如“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因人物关系、情感纠葛复杂而成为诸多古装剧中反复出现的经典情节,观众也津津乐道。但向敬之仔细查考《清圣祖实录》《清史稿》《朝鲜仁祖实录》中的诸多记载,结合清史研究领域前辈学者如孟森等人的考证,认为太后下嫁一事纯属子虚乌有,出于南明文人的虚构。此类对历史真实条分缕析的例子,在“清史四书”中不胜枚举。

  此外,向敬之善于在探索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阐发自己对历史人物、事件等的观点,在深挖史料的基础上加以叙事性质的表达。除了引用材料的真实客观之外,发人深省的议论和鲜明的叙事风格,也是向敬之作品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清史四书”的第一部《大清定局》以佛库伦误食朱果生下布库里雍顺,“满洲自此始”的传说为引子;最后一部《雍正迷局》以分析康乾盛世中雍正的贡献,指出“康乾盛世,盛名流远。雍正被忽视,却是一种遗憾”作结。历史的细节虽小,却可以折射出整个王朝的格局与命运。四本书读罢,留给读者的除了清史知识外,还有关于历史的无尽遐思,“千秋功过,任由后人评说”的感慨油然而生。

  向敬之曾说,自己的写作是“深耕细作”式的,侧重于为明清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挑刺”,力求有理、有据、有料。的确,与专业的清史研究论著不同,“清史四书”并没有试图重新评价历史人物或事件,也并没有解构或重构清史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只是力图借助大量已有史料,来复原明清史中的一个又一个细节。而这些细节中的大部分,的确属于历史上疑云重重、聚讼不休的一类,且早已经过多部影视剧的多年渲染,广为人知,颇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皇太极在劝降洪承畴时究竟使用了什么计策?康熙帝临终时,究竟传位给哪位皇子?雍正帝的继位到底是正常的皇位传承还是“夺立”?正值壮年的雍正帝又为何暴亡?向敬之在“清史四书”中,通过分析史料,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也许有人认为,这些细琐小事不过是历史的“花边新闻”,专注于探究这些细节难免显得“格局太小”,然而,无论是叱咤风云如皇太极、多尔衮,还是默默无闻如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众生,究其本质,不过是普通的人。是人,就会有人的心思和欲望,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也因此产生了无数历史的细节。正是因为这些细节的存在,历史才能从“宏大叙事”变得血肉丰满起来。如果不了解努尔哈赤在十三四岁时曾被大明辽东总兵李成梁俘虏,充作幼丁随军征战,每次作战必须打头阵冲杀的辛酸历史,努尔哈赤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或许已经固化为一个戎马一生的赳赳武夫;如果没有看到雍正“朕亦甚想你”“朕实不知如何疼你”的朱批,雍正皇帝留给大众的,或许永远只是“铁腕”“冷酷”“勤勉”“宵衣旰食”等空洞的形容词。

  在“清史四书”中,向敬之数次提及,他认为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应该遵守的底线是“小节不拘,大事不虚”,这一观点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恒河沙数,无数动人的中国故事,是历史影视剧创作值得好好挖掘的素材。在如今文艺界大力倡导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中国声音的背景下,古装历史影视剧理应立足于真实历史,“大事不虚”;在细节上积极发挥想象,“小节不拘”。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理应向观众传达古代文化中的精华,弘扬向上、向善的精神和积极正面的价值观。而这,也许是向敬之的“清史四书”能够带给人们的、书本之外的思考。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