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设都会破碎,别对网络ID投入太多情感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7月04日        版次:GA02    作者:韩浩月

  街谈

  “江湖再见,后会无期”,据传这是“杭州保姆纵火案”男主人林生斌,在近日公布结婚生子消息引起巨大争议后,在朋友圈给出的回应。和往日给人留下深情、文质彬彬的印象不同,公布生子信息之后的林生斌,被网友评价为“人设崩塌”,甚至有网友提出建议“重审纵火案”。针对林生斌的种种质疑纷至沓来。

  一边是部分网友坚定认为林生斌有重新开始生活的权利,不能以对人性的揣摩,用道德的标准,来彻底否定他,把他推向形象的另一个极端;一边是另一些网友愤怒地觉得被林生斌欺骗,认为他一直在消费自己去世的妻女,做公益是虚张声势,微博上精心拍摄的短视频和图片,也是立“文艺青年”人设的手段之一。

  如何评价林生斌,似乎成为当下网民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如同纵火案发生后林生斌作为受害者得到全网维护与支持一样,现在的林生斌因为“独吞赔偿款”等传言而被全网追骂。尽管后续如何,没人能得到准确的答案,但林生斌的形象很有可能就此被舆论撕裂,随着质疑声音的扩散,他的人设问题也会被不断放大,他也有可能就此消失于互联网,像有的网友所说的那样,真正过上“无声无息的普通人生活”。

  林生斌是以受害者形象,被公众记得的。而现在他的遭遇,则接近于一个偶像的倒塌,这提出了一个以前没有被重视的问题:受害者能不能被偶像化?对于这个问题,要分两个层面看,一是网民对受害者的偶像化意愿是否强烈,二是受害者是否配合。

  举个例子,张玉环被释放后,其前妻宋小女因“张玉环欠我一个期待已久的拥抱”等言行,而得到包括“侠女”在内的诸多赞誉,不管情不情愿,宋小女都一度被推到了偶像化的路上,但在被偶像化的过程中,宋小女并未体现出任何的配合态度与姿势,她的朴素与真实,使得她迅速回到了自己的生活轨道当中。

  这几天,“时代少年团”队长马嘉祺,因为高考文化课只考了307分,他的“学霸”人设瞬间倒塌,此前有关他爱学习、成绩好的包装与宣传,也成为笑谈。娱乐圈明星的各种“高学历人设”“锦鲤人设”“霸道总裁人设”经不住时间考验,证明了一点:若不想承受人设倒塌带来的嘲笑与损失,最好的做法是不立人设,追求网上与现实较为一致。

  明星人设终有倒塌的一天,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但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愿意冒险立人设,是因为这样可以快速地带来商业利益。于是人设便成了一面双刃剑:想享受人设带来的好处,就必然得承受人设的反噬。

  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公众生活被社交媒体所包围并影响的当下,哪怕是一名普通人,潜意识里或者无意识当中,也有立人设的想法或冲动。人们发在微博、朋友圈的只言片语,所转发的文章,在短视频或者直播中说的话等等,均会制造出一种人设形象。只是绝大多数人的人设,不会走出亲友圈太远,没有机会被大众审视,因此,日常生活里的人设,倒有着促进人往美好的、积极的方向走的作用。而一旦被赋予了公众性、娱乐性、商业性,本就具有虚构本质的人设,就会成为一层“薄饼”,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被挤压碾碎。

  公众能够接受明星人设倒塌后继续从事娱乐业,这是因为人们已经把明星的人设当成娱乐的一部分,在嘲笑的同时,也有“不过如此”的同情。有一种人设的倒塌,是公众没法接受的,那就是当事人把“情感”当成了筹码或商品——在判断力被愚弄与情感被欺骗之间,后者激起的愤怒会更强烈。

  既然互联网人设已经成为网络生活的一部分,那么想要避免被人设反噬的一个做法,就是坦然承认网络与现实没法一致,要时刻意识到,网络的虚幻性并不会因为完美的人设存在就能改变。在此基础上,公众也要对互联网上的人设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不造神,不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与价值观,过多地投射到一个网络ID身上,如此,才会避免被欺骗或被愚弄。 □韩浩月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