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隆平走了,“禾下乘凉梦”还会延续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5月23日        版次:GA02    作者:南都社论

袁隆平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5月22日,他永远地离开了。也许离开的袁老,此刻已经在另一个地方看到了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的水稻,正在稻穗下乘凉……为粮食问题操劳大半生,91岁的袁隆平可以歇歇了,在故事开始的地方告别人生,书写一段传奇,将使命交托后人。

袁隆平有太多成就——“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拥有一个以“袁隆平”命名的小行星、沃尔夫农业奖得主、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成就辉煌,很容易使人只见成就,忽视其人为何前行。“我亲眼看见过5个饿殍,一次看到两个人倒在桥下,一次看到两个人倒在田里,还有一次看到一个人倒在大路旁。”那悲惨的情景,一直刺痛着袁隆平的心。“不解决吃饭问题不行。这个想法至今仍然牢牢地扎根在我的头脑中。这是驱使我孜孜不倦地研究提高粮食单产方法的最大动因。”

一名科学家何以伟大?或许可以一句话概括: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让所有人吃饱饭永远是最大的问题,而中国杂交水稻一次又一次地实现技术飞跃,最主要的原因和关键是袁隆平。袁隆平团队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曾经,一位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吃饭要靠袁隆平!”2021年,吃饭还是离不开袁隆平。

可能是在湖南待久了,袁隆平身上展现出了湖南文娱产业的自娱精神和“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研究气质。一方面,自带破圈体质让人看到这位科学家的可爱——袁隆平喜欢别人叫他“袁老师”;过了90岁生日,我是90后,这是谐音文化;“还是吃得太饱了”的流传又是一种表情包文化。另一方面,袁隆平又通过研究过程让人看到这位科学家的可敬——“他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不是吃饭,而是下田”;“他工作抓得非常细,特别是对于重大科研项目,从种子的生产、播种、栽培,到水肥管理、田间管理,每一个细节他都过问”。

因为袁隆平的可爱可敬,使袁老打通了教科书和网络空间,人们有多爱他,就会因为他的离世多么悲伤。在长沙,不少市民自发追车沿路送别袁隆平,市民喊着:“袁爷爷,一路走好。”这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国人对袁隆平的印象:尽管可能素未谋面,但袁隆平早已成为了心中最亲近的存在,是“远房爷爷”,既是解决共和国粮食问题的播种者,又是“爱好自由、特长散漫”的身边人。

回望杂交水稻的成功,有太多不容易。有人说:袁隆平的成功是从失败中捡出来的。这有一定道理。从1960年最初发现天然杂交水稻到1975年实现杂交水稻制种,袁隆平经历了科研试验的失败、他人言语的攻击,但一个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用袁隆平自己的话说,能够成功源于“汗水与实践”——“书本很重要,电脑也很重要。但是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电脑也种不出水稻,只有在试验田里才能种出水稻”“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热讽,不要怕别人说你标新立异。如果老是迷信这个迷信那个,害怕这个害怕那个,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只有敢想敢做敢坚持,才能做科技创新的领跑人”。

袁隆平曾给他的学生写过一句话:Take serious things lightly,Do ordinary things seriously。翻译过来就是:举重若轻,事必躬亲。重温“90后”袁老师的这句话,相信会给90后、00后带来更多收获。

袁隆平走了,他的“禾下乘凉梦”却不会结束,有年轻网友说,与国士同处一个时代何其荣幸,如今国士离去,举国哀悼,时代的重任必将由新一代人接过,续写新的篇章。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