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烈士寻亲,也是告慰英雄的方式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4月04日        版次:GA02    作者:南都社论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退役军人事务部在开展烈士登记工作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烈士的信息不够完整准确。另一方面,一些烈士的家属、后代只知亲人牺牲,不了解详细信息,不知其安葬的地址。清明节到来之际,退役军人事务部于4月2日正式开通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公布烈士寻亲线索,收集烈属信息,发动全社会帮助完善烈士资料,为烈士寻找亲人。

帮助烈士寻亲,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应做之事。近代中国饱受外国列强侵略,中华民族久经磨难,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整个中华民族其时的时代命题。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种飞跃离不开革命烈士打下的安宁环境,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身处当代的人们,应该而且必须回头寻找为时代立心为民族立命的英雄,并为之做点什么。

做点什么呢?应该铭记历史。铭记之外呢?在清明节——这一以情感和记忆为核心的传统节日,帮助烈士寻亲或许是后人表达感恩的一大方式。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中国已有约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96万名。数字是庞大的,后人迫切期待着烈士的名字能具体些明确些,让一些原本不知晓烈士安葬地的烈士亲属能获知亲人消息,能在清明时节为亲人扫墓。

帮助烈士寻亲,是一个走向伟大复兴的民族的应有之义。烈士即是英雄,全社会对待烈士的态度是民族性格的体现。英雄来自社会,超越了一般人,逝世后理应回归家庭。在全社会帮助烈士寻亲释放的信号是,英雄不意味着与家庭就此断联,走向复兴离不开英雄,也离不开支持英雄的家庭,当国家不会忘记,社会不会忘记并愿意为此真正做一些事的时候,才能鼓励更多人挺身而出。

让英雄没有身后事之忧,不会无人问无人知无人管,正是产生英雄基础的土壤。必须承认,帮助烈士寻亲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在此前一些成功寻亲的案例中,多是通过全面查档案比对核实烈士信息,辅以询问村里老人,翻阅村志、村史等,或实地寻访烈士亲属。不难看出,烈士二代内亲属是能够佐证或明证烈士身份的主要群体,而一旦时间过得太久,老一辈人自然离世,则会给寻亲工作平添许多难度。因此,退役军人事务部开通“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很有必要,这一双向信息平台(在发布烈士基础信息的同时,还会接收烈属的寻亲需求),最大的优势就是减少了信息流转的时间,在有关部门与可能的亲属之间架起了直接沟通的桥梁。

要与时间赛跑,当然还需要全社会的力量。不管是“烈士安葬地尚不被知晓”还是“一些烈士墓长期无亲属祭扫”,本质上都是因为这样一个现实,即仅靠一个部门或烈士亲属的力量无法得知某些不太寻常的安葬地,而这些信息很有可能在某种机缘下被不特定人偶然知悉,所以才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共同为烈士寻亲,接收到更多外界信息,为确认烈士身份相关工作抢得时间。

清明时节雨纷纷,帮助烈士寻亲是情谊,也是和平年代告慰先烈的方式。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