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2月20日        版次:GA10    作者:刘晨

乔阳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年7月版

读《在雪山和雪山之间》,第一感觉是,中国还是有很多人的文章真好呀,比如这本书及其作者乔阳——请原谅,我此前不知此人,也没有读过她(此书读到一半才明确作者不是他)的文字。但,这本书真的写得好。文笔,内容,思想。

书名来自山水纵横的云南西北区域,本书就是作者常年“隐居”于此的札记。全书四章,书名同时也是第一章的题目,交待了作者山居生活的“缘起”;内容最丰富的主体是中间日记体的《夏天的植物巡行》和《山中十日》两章;最后一章《牵风》,侧重于荒野与红尘交错的生命感悟。

首先这是一本关于自然的书,书中最让人着迷的是植物,充满了植物的缤纷与慢的生活。慢的生活导致慢的写作,比如《山中十日》一章的“7月19日”开头,作者写自己早上在藏民家醒来,对屋中火塘烟雾的描写,就足足占据了这本不到300页小书的两页,慢到足以让读者一起沉浸到这个蓝灰的烟和晨曦的光箭交织成的美丽清晨。接下来,在山谷和藏民搭好过夜的帐篷后,她的感受是:

我们的聊天好慢啊,有的没的,时间在山谷绕来绕去绕不出去。空气中升起草木的芬芳,笼罩了一切……

在作者洁净细腻又有点冷峻的笔下,对自然的热爱不是空洞的说教,没有煽情的鼓动,只有自然本身——作者带我们发现一个我们没有机会发现或即使有机会也无从发现的荒野。作者的笔调甚至是有一点忧郁的,因为她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自然被侵蚀。她写到尼泊尔香青和火绒草这两种美丽的小花都被藏民制成火绒,点燃后成为“暗夜里的歌”时,忍不住感叹:

我爱这朴素的美。如果道理不能说服人们留住森林的话,希望美和浪漫可以。

作者对自己的“荒野求生”,并不卖弄,也不想示范,她只是展示和思考。而且她的思考也是非常个人化的。大多情况下她只是从一个植物爱好者、自然亲近者的角度来思考身处的雪山之间的这片世界与时间,以及自然与生命的联结。作者写了那么多的植物,这并不是一本植物指南,作者细致描摹了她的野外漫游与独居,却也并不是一本户外生存手册,因此读者大可原谅这本书没有插图(虽然作者多次写到她给植物拍照),也没有地图,因为这也不是一本旅游指南。

“诗与远方”这个词语似已被人说滥。但这四个字用在乔阳的这本书上还真是当之无愧。书中的远方自不必说,明显乔阳也是个爱诗的人。在山川与植物的字里行间,她引用或提到了歌德、叶芝、惠特曼、华兹华斯、王维、陶渊明、马骅等等,甚至还有何其芳。但不要被这些人名唬住,以为又是一本陈腐“文青”气味的书。我想说的是,这本书是应该当作诗来一字一句慢慢读的,作者在书中以真实、以独处践行了一种“诗意的栖居”。但这种诗意绝不轻飘和虚饰。乃至于作者要在书中警示自己——“我把这首诗的最后一句锁在心里。”

当然,对寻常旅游者来说,壮丽的西南边陲,雪山与草甸,早已是一种足以炫耀的“风景”,但在《在雪山和雪山之间》中,风景只是背景,构成风景的石头、溪流、植物、牲畜、风、光、土等等一切,我们绝大多数人没有像作者那样贴近过、观察过、亲抚过、思考过。我们或会惊讶于作者年纪不轻,已婚生子,仍能实现荒野中的行走,但如果一个都市人读了这本书后,能够在春天对街角那棵小树的新绿多看几眼,或许就足以体现此书的价值了。

在书中,作者并不想给读者一种固定的答案。或者说,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很多就是开放性的。她一方面“依然要感谢生命的经验,在衣食住行之后,让我保有持续的疑问”,另一方面在荒野的动物和植物跟前,“我的生命因为和它们的连接,得到没有答案的安心”。

这是一本在雪山与雪山之间的荒野游荡而成的书。此前,我们对荒野的印象或许来自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或者来自偶像小李子演的好莱坞电影《荒野猎人》。乔阳的这本书在风格上其实更接近于梭罗的《瓦尔登湖》。只有读完这本书,才能深刻地理解作者书中的一句批评——人们鄙视了真实的体会是从真实的行动中产生的。  ◎ 刘晨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