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用真实的需求代替虚假的需求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2月20日        版次:GA15    作者:张若兮

如何理性看待“双十一”“双十二”?怎样与“星星的孩子”相处?中学生们有话要说。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本期精选了部分优秀作品,一起来看看中学生们是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何进行接地气的思考吧!除了这些思考,还有同学记录了妈妈、奶奶、老师这些身边人的故事,让我们看看吧。

◎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初一(5)班 张若兮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双十二”就是疯狂的购物节。商家盯着我们的钱包,要我们“买、买、买”。在商家“买到就是赚到”的吆喝中,我们很多中学生也加入了购物大军。放学收到包裹时的兴奋和快乐填满了我们心里。但是很快,我们会发现,很多买的东西甚至连包装都没有打开。由此我们必须冷静思考哪些是真的需要,哪些只是商家为了赚钱制造出来的,让我们交的“智商税”。

美籍犹太心理学家佛洛姆说“用真实的需求代替虚假的需求——这是人类必须解决的课题”。物品是用来为人服务,但是现在消费主义盛行下,很多人却成了物品的奴仆,甚至消费成瘾,成了盲目的消费机器。每天放学后的教育超市,全部是三五成群的中小学生,大家兴高采烈地比划着手中的物品,攀比的不是物的有用性,而是谁买的东西最多、最贵。我们真的需要那些碳酸饮料、包含五颜六色人工添加剂的糖果吗?商家为了赚钱,在学习用品上增加了很多饰品来迎合中学生的喜爱:比如一支圆珠笔被装饰得奇奇怪怪,好像它不是用来写字的笔。笔记本上面很多小点缀,看着多彩夺目,也不像是用来记笔记的。更有甚者,有的学习用品根本就对学习没有用处,纯粹属于商家赚钱妙招:比如我买过咕咕机,淡淡的灰色机身很漂亮,很符合我的审美,广告词也说得十分诱人:“一旦拥有,别无所求”,它既可减少抄题目时间,里面又有海量试卷可选做。总之,像我这样定力不够的人,当真觉得它是我的学习助力器,有了它,我的学习时间会比别人多出至少一半。结果到手后,发现其实它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所以,我们学习用品的购买,确实需要遵循实用原则。

至于日常生活中,我们真正需要的衣物并不多,上学穿校服,运动鞋拥有四五双足够了。相比之下,我们更需要精神的发展,需要阅读大量的、具有深刻内涵的书籍,因为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精神发育史。

网络经济来临后,每年都有双十一,也许我们都该认真地思考我们生活的目的,时时想起佛洛姆的警醒“我们的目的必须是有价值地生存,而不是占有很多价值。”简单生活,少关注物质,多关注自身精神成长。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