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遴选全球18家顶级图书馆馆藏

在照片中看清20世纪中国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1月15日        版次:GA07    作者:黄茜

檀香山华侨棒球队。他们在岛内所向披靡,几可与美国最有名的海陆军和加拿大棒球队一较高下。这支声名远扬的棒球队,创始队员中有兴中会成员冯恩赐与陆树阶。辛亥革命爆发后,华侨棒球队大部分回到国内,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

南都讯 记者黄茜 一套试图描述这100年间,欧美学者与观察者眼中的中国现代化、改革开放历史的十卷本历史普及读物系列“图说20世纪中国”的前两卷《变局(1900-1909)》《觉醒(1910-1919)》于近日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推出。该系列由曾掀起“画传”风潮的媒体人、《凤凰周刊》前主编师永刚主编,借由全球18家顶级国家图书馆的千余张中国照片,带领读者,特别是年轻人,重回百年历史,认识自己的祖国。

师永刚称,再度重写这套系列计划为十本的宏大当代史丛书,不只是回顾梳理这百年来的重大事件和真实意义,更是试图通过这样一套符合当下年轻人,新的价值观以及阅读习惯的全新中国现代化史概念书,打通“90后”及“00”后们理解这段百年历史的阅读通道,寻找到今天年轻人对于历史的最新解读方式。

20世纪中国说明书

百年以来,中国在迈向现代国家的路上披荆斩棘,艰难探索着属于中国的道路。鉴往知来,身处21世纪的我们,依然需要从20世纪中汲取进步的智慧。然而,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并不那么理解那段历史。“图说20世纪中国”编著者师永刚表示,他希望通过这个系列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用贴近他们的语言、可以启迪他们的方式,讲述中国近代百年的故事。

现已刊行的《变局(1900-1909)》和《觉醒(1910-1919)》两卷分册讲述的是20世纪最初20年的中国:彼时,新的历史力量正在中国初现端倪,未来中国命运异乎寻常的扭转已依稀可见,老大中国的变革正在拉开帷幕,并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达到高潮……编者将讲述历史脉络的长文与图片专题相结合,正文讲述本年度发生的大事要事,带读者走进风云变幻的中国历史现场;图片专题则展现本年度的政治人物、自然人文景观和普通人的生活。

书中的图片来自全球18家博物馆和图书馆,兼具史料与审美价值,编者更进一步结合新的历史研究对这些图片背后的往事与秘辛做了详细的说明,能使人“亲眼”见证那些只存在于史书的字里行间的历史事件:东北鼠疫中伍连德的身影、辛亥革命成功后洛杉矶华人游行庆祝、“一战”胜利时在故宫的大阅兵、唐人街华人的生活……这是一部简明而便捷地了解20世纪中国的“说明书”,它将20世纪初中国各阶层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呈现在现代人眼前,让读者在阅读一个鲜活的20世纪中国史的同时,能有新的思考与启迪。

隐藏在照片中的历史细节

作为“画传”类图书的始作俑者,师永刚认为图片越来越成为年青一代的通用语言。而近几年国内对于画传的喜爱及更多的人对于图片的重视与收藏,也开始显示一种新的可能性:当一部分人在收藏这些旧图片的时候,其实他们也在无意间保留着日渐陌生的历史。而这似乎也印证了苏珊·桑塔格的那句话:“所有的照片,都会由于年代足够久远而变得有意味和感人。”

为编著本书,师永刚和其他几位编写者走访全球18家顶级国家图书馆收集千余张馆藏图片,这些图片大多出自当年来自西方的记者、牧师与学者等域外观察者之手。本书竭力挖掘每一张承载着岁月痕迹的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以慈禧的肖像为例,众所周知慈禧太后非常喜欢照相,但鲜有人知她热衷于拍照的背后隐藏着“照片外交”的往事。一张慈禧拍摄于1903年的肖像,曾作为清廷官方宣传照片被媒体大量转载,当我们将这张看似平淡无奇的肖像和维多利亚女王拍摄于1844年的肖像放在一起时,却发现有着惊人的相似——皇太后与女王均手持一柄扇子,均正襟而坐,同样望向右前方,更重要的是,她们同是两个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后世确信,皇太后的摄影师勋龄模仿了西方许多皇帝与宫廷的照片,从而设计了慈禧的这些形象,试图改善她在西方人心中的印象,以赢取外交上的加分。慈禧太后迎合西方审美和生活方式的努力,一定程度扭转了义和团运动后她在西方的邪恶形象。她将自己精心拍摄的照片赠送给外国政要,作为联络私人感情的方式。因为照片,她赢得了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友谊,并在有意无意中,最终促成了列强退还庚子赔款。

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细节,在使用大量当年西方观察者拍摄的照片的同时,书中还援引了众多西方媒体的资料,我们可以从“他者”眼中反观自己,反思中国和中国人在西方被解读、被定义的过程。

这本书既重视像慈禧、孙中山这样的高层人物,也着眼于大历史事件中无名百姓的生活:20世纪初行进在燕山古道的老年夫妇、1902年京郊马家堡车站在冰面上跪迎慈禧回銮车驾的百姓、1911年辛亥革命逃难的武汉平民、1904年因见义勇为被殖民地政府嘉奖的威海村民……他们的故事大都被湮没了,然而他们留在老照片中的表情,他们的喜怒哀乐,却在百年之后,依然能震撼我们的心灵,他们只是那些大历史中微不足道的小细节,但这些陌生的小细节却是历史最真实、最有血有肉的注脚。20世纪中国人的悲喜命运,都在这部书中的影像及文字中得以展现。

20世纪初中国与世界的相遇

苏格兰摄影家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是最早来远东旅行并用古旧而时尚的摄影术记录远东各地人文风俗和自然景观的人,这个冒险家曾在1867年移居香港,开始他摄影生涯中至关重要的几年。他的纪实主义风格为我们留下了长辫子的中国及北京的轿夫,甚至斩首的场景。

这段冒险让他在1881年成为维多利亚女王御用摄影师。而这些无关政治的图片,无意间在百年后成为我们回忆帝国的重要影像。

紧随其后来到中国的西方观察者们用他们的镜头表达了对于中国的政治及现实的记录。这些100年间的景物,或者他们随手拍下来的孤独的风景,伴随着相机快门的定格,约翰·汤姆森们眼中的中国都市与破败乡村的状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到习俗的诸多信息,便不动声色地留在了历史的底片上。今天看来,这些影像充分表达了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中国与世界相遇时的,彼此的不适、惊讶和龃龉。

由此,《变局(1900-1909)》《觉醒(1910-1919)》两书在叙述中国在20世纪最初20年试图变革、试图融入世界历史的同时,便透露出许多与今天有关的信息,以及历史的细节在今天的影响。

诚如师永刚所说:“这套书写的是1900 年到2020年间剧烈变动的中国。研究100年间的中国,不是怀旧,也不是算旧账,而是想从中找到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来这儿的原因。这部普及式的常识读物将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以选择的向导。这就是我们要撰写的这部中国百年变革史的意义,尤其在中国大国崛起的当下,此书犹如一本中国版的《光荣与梦想》,正在述说着我们尚未发现的中国的秘密。”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